.

榆社绽放在扶贫路上的一枝红梅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转发感谢您将文章转发至朋友圈

爆料爆料奖现金!

支持感谢您把“大美榆社”推荐给你身边的人

绽放在扶贫路上的一枝红梅

——记晋中市发改委驻岚峪乡岚峪村第一书记

佘红梅

“我要到村里去扶贫!”

年7月16日,晋中市发改委扶贫轮换工作动员大会之后,她第一个到人事科报名,也是唯一一个主动报名下乡扶贫的女干部。领导和同事们都有点不敢相信这话竟然出自平日里柔柔弱弱的她的口中,在一众将信将疑的注视下,半个月后,她来到了贫困县榆社县的一个小村庄——岚峪,担任第一书记。

岚峪村是榆社县最为偏远的贫困乡岚峪乡下辖的一个贫困村,也是晋中市发改委的6个包扶村之一,距县城有60多里,山多水少、石厚土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出门就见山,身后还是山,两山相夹处,不足十米宽。

当接过帮扶岚峪村的接力棒,她第一时间就跑到群众中访贫问苦、调查研究,与村民们一起谋划脱贫。山村里从此多了一个柔柔弱弱的女第一书记奔忙的身影,一项项民生项目、一件件暖心实事,逐渐让她成为岚峪村百姓口口相传的“红梅妹子”。

她,就是佘红梅,晋中市发改委驻岚峪乡岚峪村第一书记。

真情换真心,她是百姓的知心人

岚峪村共有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人,低五保户44人,残疾人21人,慢性病7人,60岁以上老人68人。平日里,村里几乎都是老弱病残的群众,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要带领这样一个落后的村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艰巨不言而喻。“每当看到他们,我就觉得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佘红梅说这是她进村后的第一感觉。她暗下决心把了解清楚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作为工作的第一步。起早贪黑,街巷小道有她的背影。沐风栉雨,田间地头有她的声音。

“红梅妈妈”,这是贫困户张成江家孙女张桂芝对佘红梅亲切的称呼,因为在“红梅妈妈”的帮助下,桂芝成功入学了箕城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快乐的学习成长。同样在她多次往返县、乡、村的辛勤奔走之下,患病瘫痪10来年的贫困户雷长在坐上了新轮椅,他对这个素昧平生的女第一书记树起了大拇指。当红梅亲自为雷长在更换新轮椅时,这位与病魔抗争了十几年的汉子,激动的留下了眼泪,“红梅妹子,你是个好人!”

村里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天有十几个老人就餐,红梅只要有时间就跑过来给老人们包饺子,做好吃的。村民李月兰还记得,10月26日的中午,小孙子急性中耳炎发作,手边又没有药,抱着哇哇哭的小孙子,她找到了红梅,是红梅放下手中的饭碗,第一时间驱车赶到了60医院,跑前跑后,让小孙子及时得到了医治。孩子不哭了,清澈的双眸盯着红梅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岚峪村的百姓都记得,今年村里有了大变化,文化广场修缮、村内的主干道硬化、道路两侧及村庄绿化、小矮墙修建、垃圾池、排水管道,家家户户改善的那些围墙、门窗,都有红梅和她同事们的努力。

岚峪村的群众都记得,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帮助村民销售小米、核桃、笨鸡蛋共计0余公斤,7万余元。中药材种植保底回收,村民务工、土地流转得实利;有机谷子订单销售,地力补贴、种植补贴、委托经营、农户受益增收;扶贫大院打造了集产业、技能、红白理事会等为一身的扶贫综合体;实施饮用水改造,群众喝上放心水;实施村容村貌改造,乡村更宜居,使百姓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善提升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百姓心里有杆秤,只有干部对群众有感情,群众才会把干部当做“自家人”。红梅说,“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真正为贫困户着想,扑下身子,用自己的真心赢得群众信任”,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初心换民心,她是群众的引路人

月辉如银,星儿万点。《一问一答抓扶贫》、《驻村帮扶百问百答》等书籍是她床头的每日必读。贫困户档案资料手册和每家每户的操心事烦心事都让她几乎天天忙到深夜。贫困户崔月英说,“我家离红梅工作的地方挺近的,经常看到红梅忙里忙外的,有一天都晚上2点了,还看到红梅的屋子亮着灯,真的有点心疼她,一个城里头的女娃娃家来我们这个穷地方受苦了。”

鹅黄灯下,笔轻如燕,她的工作笔记本上记着这样一句话,“脱贫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有久久为攻的耐心和信心,脱贫攻坚是一场全民战役,要不断激发百姓勤劳致富的动力,激发贫困户的内在活力,‘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只有坚定志向,才能夺取‘精准摘帽’的真正胜利。”

驻村帮扶时间长了,经常下来走访的同事们都说她黑了、瘦了,城市里的朋友们都打电话说好久不见,偶尔遇到,都笑着说她快像个村里大妈了。同事和朋友们都不理解她为什么要从冬暖夏凉的办公楼里主动到这穷乡僻壤从事驻村帮扶。自打下乡住村以来,上初三的孩子没时间照顾,学习成绩出现下滑,忙碌的警官丈夫也常常是聚少离多,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也没有时间去照看,每天没日没夜地扑在了扶贫工作上,有的人不理解,有的人笑她傻,她都只是笑笑。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朋友,离开舒适的工作条件,一头扎进这个穷山沟,一肩挑起了第一书记这份艰辛与光荣。

作为第一书记,脱贫与党建是她牢牢抓的两件事,在带领群众脱贫的同时,她很重视党支部建设,采取支部带头学、驻村工作队一线学、第一书记主动学“三学”法,她组织村干部、贫困户、农户代表到“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她到田间地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她主持召开村级组织生活会,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精准扶贫政策图解、明白卡悬挂于贫困户内,她用签字笔将每户享受的政策一一标注,反复讲解政策。通过白天走访讲,晚上读写想,她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把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中央、省、市、县、乡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通过党建引领,以户为基,示范带动,她带领全村贫困群众实现稳步增收,脱贫致富。今年,岚峪村谷子种植77.84亩,带动34贫困户;高粱种植76.06亩,带动36贫困户;土豆种植27.17亩,带动27贫困户,油料作物种植7.62亩带动6贫困户。

“明年,我们打算对50亩河滩地进行低产田改造,实现集中连片通路、通水,积极寻求高效订单农业;还想对集体机动荒地进行复垦,种植速成材树木品种,林下套种特色农作物;对了,还要对禁山后山沟进行整修,圈养右玉边鸡……”佘红梅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发展规划,那样子就像脚下这片土地的规划师。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佘红梅用炽热的真情,在岚峪村的土地上书写了忠诚和敬业,用平凡的工作诠释了扶贫的精神。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佘红梅用火热的真心,在岚峪村的街街巷巷里镌刻上务实和担当。她如扶贫之路上的一枝红梅,温柔而勇敢,坚定而倔强,正如歌中所唱“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全面完成脱贫摘帽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和佘红梅们都在努力奔跑。谨此,向辛勤付出的扶贫人致敬,愿坚守者被岁月温柔以待!

特色服务

点这里看榆社电视台直播

点这里看全国电视台直播和电影

点这里了解榆社旅游景点

点这里了解榆社县一日游线路

按下方提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