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眼中春,故情千里远

北京皮炎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梅花,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来讲,始终是一种难解的情结。不论是在他们的诗词里,还是在他们的思想里,都有着浓的解不开的梅花情结

雨欺梅影瘦,风助竹声寒。——宋·赵与东《次韵方万里雨夜雪意》。诗句描写雨打梅花落、风吹竹声寒的景象。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宋·王淇《梅》。诗句描写梅花开在竹篱茅舍之旁,花叶不染半点尘埃的形象,意在借梅花自喻,表达自己追求洁身自好、自标一格的人格理想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清气,清香。乾坤,天地。诗人借物言志之句,明里是写墨梅不同于白梅、红梅那样颜色鲜艳,却香气充溢天地之间;暗里则是以梅喻己,表明自己高洁而不苟同于世俗之辈的志向与情趣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诗句描写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他乡见故人,自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但诗人见到故人的第一感觉不是高兴,而是急切地问家乡之事;而所问之事,只是家里窗前的梅花开花了没有。这是有意以小见大,突显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宋·苏轼《梅花二首》。此借梅花而写自己落寞孤独的情感痛苦。花开花落乃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所谓什么“深幽”、“无聊”、“愁”等人类的情感情绪。但诗人硬把这些人类的情感情绪赋予梅花,这是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通过物的人格化,使物带有人的生命情态,从而实现借物写人的目的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来年去不自持。——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看着冬天飘飞如雪的梅花、春天垂枝如丝的柳树,想着时光如水,年复一年地过去,有情人却始终不得成为眷属,这如何能让她控制住无限的伤感之情呢?诗句描写王灵妃思念情人李荣而不得团圆的痛苦之情

梅花眼中春,故情千里远。——宋·潘柽《岁暮怀旧》。梅花开后,春天就要到来。然而对着春天美丽的景色,能与自己一道欣赏无限春光的友人却远在千里之外,这如何不让人陡生悲伤之情?诗句描写怀友念旧的深切之情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句描写人在江南、心思故乡的深切之情。诗人仰望北归的大雁飞过头顶,顿时思绪纷飞,想到了远在北方的家。前句言归家日期人落雁后,后句言归乡之心早于梅花盛开之日。诗句以人、雁、花对比,突出强调其思乡的急切之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宋·陆游《卜算子》。一任,任由,任随。无意于在春天开放而与其他花争奇斗艳,只愿傲霜斗雪迎风开放,随他花妒忌吃醋。此乃诗人借写梅花而自写心志之句。写梅花的高洁品格,意在显示自己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的清高、雅洁的人格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唐·罗隐《杏花》。次第,依次。在春气的催动下,梅花与杏花依次开放,开谢交替,就像世人荣衰更迭一般。这是借咏花来感叹人世荣华富贵之无常

《梅花》唐代: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译文: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白梅》元代: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译文: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寒夜》宋代: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早梅》唐代: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译文: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

《早梅》唐代: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