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银装素裹,唯有腊梅傲立枝头。古代文人雅士之所以喜爱梅花,皆因它的清气、骨气与生气。“清气”,为梅花高雅不俗的品格,心性品质之朴素纯洁,情趣风度之高雅超脱。“骨气”,为梅花坚贞不屈的气节,道德意志之坚贞不移,精神品质之刚直不阿。“生气”,为梅花先春而发的生机,不畏严寒之蓬勃怒放,一树独开之傲然不群。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张谓《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李商隐《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卢梅坡《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卢仝《有所思》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