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精览百年巨匠傅抱石西风吹下红

语音讲解《西风吹下红雨来》04:16来自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

傅抱石《西风吹下红雨来》

设色纸本镜芯

96cm×48.2cm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

傅抱石,中国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年10月5日生,江西人。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年7月起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除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美术史教授外,先后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分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等职务。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西风吹下红雨来》是画僧石涛的题画诗句,“红雨”指的是红叶,西风把红叶吹落下来,飘落在空中、江面,恰似红雨,实际上是对秋景的一种抒怀。秋高气爽的气象,实际上是许多诗人、画家都喜爱表现的,抒发洒落的情怀。

此幅《西风吹下红雨来》画面简洁又不失丰满:舟子撑船,一高士正襟危坐于船头,顺流而下。夹岸红枫蔽日,随秋风舞动,正应“无边落木萧萧下”之秋景。作者一反前人多用丹朱赫黄调色的惯例,大胆使用胭脂与西洋红进行点厾,犹如春季里的桃、杏花瓣漫天飞舞。因此有不少评者面对此类画作时,往往评赏都把它误作春景,甚至说成是红梅绽放。此作将“西风吹皱秋江水,载得满船红叶归”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我们看到此件作品完全用一种草书的表达方式,疏密、缓急、聚散多种的旋律和节奏感表现在他的笔下。画部右上方两棵杂树,树枝用迅速的笔法在上面挥写,十分苍劲。那些红点就是红叶,一阵风过来,飘飘洒洒的洒在江面上,像一阵红雨。横竖交错的枝干,聚散的红雨自然地反映出这种节奏感,非常见功底,自然对笔墨要求很高。此作的下半部分大片留白十分空阔,与画上半部的密集形成一种对比,空阔的中间有一艘船,中间一个老人,老人的身前有一个酒壶,老人的身后是一张古琴,一个小童正在撑船。这个老人正在沉醉在西风吹下红雨来的秋天的美好的境界中,实际上这是傅抱石的自写。画家为了构图的稳当,在画面的右下角画了两块积石,以求其完整形成的一种呼应。所以画面看似物象简单,实际上要用这么简单的物象表现出这么洒落的情怀是十分艰难的,所以他自题“别具滋味”。《西风吹下红雨来》真正是别具滋味的一幅佳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