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馀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中国人喜欢梅花,因为梅花代表了有骨气的中国人。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梅花以瘦劲的枝干,皎洁的花瓣,傲然开放于寒冬,高贵的气节受世人推崇,描写白色梅花的诗篇很多,而红梅的诗较少,苏轼的这首红梅是其中的佳作。红梅内在还是梅,所有它有骨气,有节操,而外表的形状,却不像白梅那样孤傲,更像一个外表随和而实际上能坚持操守的人。苏轼写红梅,实际写的就是他自己。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梅花大都开在冬天,红梅的开放更晚,所以说“独开迟”。它之所以“迟开”,是“怕愁贪睡”。因为开了以后,风风雨雨,招来愁怨,所以“怕愁”;未开以前,心性淡泊,不急于趋时,所以“贪睡”。诗人认为红梅不肯跟随众芳去凑热闹,自甘于寂寞。第一句写红梅的性格,第二句点出红的色彩。红梅之所以不同于白色的孤傲皎洁,是因为它担心这过分的孤芳,不能和这周围世界和谐相处,所以染上了红色,出尘不俗。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馀孤瘦雪霜姿。”“故作”是照应上面的“自恐”。它是为了避免孤高自赏,就和谐入俗,故意装点得和桃花那样的淡淡小红,然后,梅花毕竟是梅花,它依然有它的本质:“尚馀孤瘦雪霜姿。”即使开的是红花,并不是婀娜于春风中,它孤傲的风格,它劲瘦的枝干,还是显示出挺立于寒冬的风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寒心”是指岁寒之心,一种顺境中不趋炎附势,逆境下不弯腰折背的骨气。梅花不在春天斗艳,是因为有岁寒之心,有自己的操守,而不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又从外形上着笔,“玉肌”是指白色的花瓣。苏轼认为红梅本是白色,现在成了红色,这不是本色,仿佛是微醉着的少女,酒晕泛上了她的脸庞。红色本非梅花所有,没来由的粘染上去,但依然是外表艳丽,但品性是冰清玉洁。认识红梅,不应该从现象,应该从本质,最后苏轼提出了“梅格”,这是诗的主旨。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诗老,指石曼卿,是苏轼前一辈的著名诗人,很有才气,他曾经有一篇写红梅的诗:“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说红梅是桃花吧,没有绿叶,说是杏花吧,它的枝又是青色的。苏轼认为诗老只从外形去认识梅花是不够的,梅花不同于桃杏,不在枝叶,而在它的格调。“更看”是还要看的意思,既然不认识梅花它特殊的格调,还要去看绿叶与青枝,这又怎么能了解红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