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的老梅花喻出自第六十三回掣花签,《红楼梦》作者为李纨安排一枝老梅,是很有意思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十二人有梅花之喻的只有两人,一个是自居“槛外人”的妙玉,一个是自称“稻香老农”的李纨;一个是时时刻刻为清规戒律所拘束的带发女尼,一个是心心念念要守程朱理学规矩的年轻寡妇。这二人的梅喻也极有意思,一个是鲜艳非凡的红梅,一个却是迟暮孤独的老梅。李纨与妙玉都有着令人钦佩的品格,妙玉傲世权贵,李纨守节自甘,故而都用清品之梅来形容。但二者又有不同,妙玉之红梅是她看似超脱尘世却又无法超脱的欲望表达,而李纨之老梅是她守节自甘下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生活的真实显露。
李纨其名出自李白诗中“闺人理纨素”一句,其号“宫裁”出自唐人郑畋的《杪秋直夜》“蕊宫裁诏与宵分”句,李纨所居之处稻香村就是李纨花签那一句“竹篱茅舍自甘心”。已经有学者指出“‘竹篱茅舍自甘心’一句固然已能明示其幽居若素的情态,但还必须配合原诗首句的‘不受尘埃半点侵’,才更能表现她那心如止水,波澜不兴的彻底沉寂。”那么以此对应的,李纨所居的稻香村更有着曹雪芹的深意。稻香村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不合古人“天然图画”四字,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这恰是李纨扭曲性格,超脱与悲哀的真实写照。李纨老梅之喻的超脱,稻香村的甘心是将一生禁锢在悲哀、孤栖编就的篱障里,用一生的代价换来的。
李纨生于宋明理学最甚嚣尘上的历史时期,女子已难做人,其父是笃信理学的腐儒,婆家是没落的贵族,婚后不久丈夫又死了,人生处境十分险恶。作为一个在封建正统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少妇,一个负有寡妇原罪的年轻女子,李纨唯一的任务就是服侍公婆,抚养幼子,灭绝人世间的一切欲望。解盦居士在《石头记臆说》中云:“李纨者,守礼完人也。”身为“金陵十二正钗”之一的李纨,她有着传统的道学理学观念,奉守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真理,可是李纨真的无才吗?不尽然,李纨作诗平淡无奇,但其评诗,诗社众人都心服,这说明李纨作诗其才泛泛,但评诗之才却十分出众,其背后体现的是其审美水平之高与学识之广博。
李纨在大观园里,给我们的感受是,她热衷于姐妹们的集社等一切活动,踊跃参与,并愿意成为其中的主力。成立海棠诗社,原是探春的主意,但李纨十分兴奋,并把此事揽过来,力排众议,让自己做上了社长的位置。诗社的集社需要金钱的支持,于是李纨马不停蹄,立马找大管家王熙凤论说此事,要将王熙凤拉进去,做她们诗社的投资人。而这一回,我们看到是也是李纨唯一一次与人的争执,与她平日里温和的形象完全不同,她也能如此具有活力。
可惜,这样的活力与热忱,在李纨的生命中永远只是过眼云烟,虚幻一场。大观园的一切终会消散,而在大观园的生活里,李纨还拼命舍弃这些活力与趣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好适应这个社会,这个环境。所以掣花签时她认同自己掣到的“霜晓寒姿”的老梅,并为签上所题“竹篱茅舍自甘心”的诗句,感到真有趣。并接着说了一段几为“一概无见无闻”之翻版的话语:“你们掷去吧。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她把人生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喜欢的全部抹去,把人生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唯一的子嗣贾兰身上,这一选择是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的,是贾府的领导阶层,贾母、王夫人、贾政等都希望她做到,于是她尽力做到循规蹈矩,并不断催眠自己,用侍养亲儿,盼着贾兰出人头地这一件事,寄托她生命所有的价值、所有的希望、所有的乐趣,获得了“幽闲贞静,和雍肃穆”的美名。而这样的美名,正如胡文彬所言,是“‘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的一面而已。”
李纨教子可惜,又是一次命运的无常。有学者提出,贾兰高中之后,却突然暴毙,李纨失去的是人生中所有的东西,唯有孤老一生,无儿送终。也有学者指出,贾兰高中,光宗耀祖,但李纨却突然暴毙,用一生的孤苦沉默换来了终年年夭亡,乐极生悲的结局。还有人说,李纨寄希望于贾兰考科举,光耀门楣,成为忠臣孝子,但是贾兰其后却有可能成为了逆反强盗。许多说法,都有根据。
然而,对李纨来说,无论是少时丧夫,晚年早逝还是少时丧夫,晚年丧子,李纨的一生都是开在枯枝上的老梅,寂静开落,辜负年华,她这一具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努力符合封建价值观的行尸走肉,成为《红楼梦》这曲振聋发聩的悲剧乐章里一个走调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