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第一园瞻园蓬莱海市

这些年迷恋上了园林,沉湎于园林优雅的意境。每到一个城市,当地著名的园林是必去的地方。南京是十朝古都,历史上曾经营造过许多皇家和私家园林。但频繁的改朝换代让这些园林命运多舛,大多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瞻园是南京古典园林的仅存硕果,虽然也是几经兴废,但其起伏而来的历史应该是南京园林发展的一个缩影。

瞻园坐北朝南,正门在瞻园路上。我相信许多到过瞻园的人,都没有注意到瞻园南门马路对面那面照壁,因为这面照壁离大门实在是有点远,而且不那么显眼。这面照壁很有特点,大照壁里含了一面小照壁。小照壁上是一幅浮雕,感觉似曾相识,最终确认这幅浮雕与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金田起义”浮雕是一样的。

瞻园南门檐下悬有一块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金陵第一园”烫金匾额,傲气和自信溢于言表,其实也是实至名归。瞻园的名匾是乾隆帝第二次南巡驻跸瞻园时题写的。门廊内除了“瞻园”匾额外,还挂有一块“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竖匾,这也是路对面那面照壁以“金田起义”为内容的原因。瞻园最早为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的西花园,至明万历年间(至年)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年),瞻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安徽布政使署。清咸丰三年(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瞻园先后作为东王杨秀清和副丞相赖汉英的府第。民国年间,瞻园被江苏省长公署和国民政府内政部所据。汪伪时期,水利委员会一度在这里办公。此后,瞻园渐趋荒废,园地逐渐被蚕食。新中国成立后,对瞻园进行过多次整修,瞻园十八景陆续得到恢复。

如今的瞻园大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的南半部分是“太平天国历史纪念馆”,北半部分是“明中山王徐达史料展”、“清布政使衙署史料展”和“罗尔纲史学馆”;西部是园林的主体部分,又分为东(盆景园和水院)、西(西园)、北(北部新园)三个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区域。

游瞻园就是奔着它的园林来的,游览自然要从西半部分开始。

首先进入的是盆景园,这是一处中间为开阔的草坪,四周环以花草树木、盆景和建筑的庭院。

盆景园东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碑廊,北面高台之上筑有一座与碑廊相连的单檐半亭,飞檐如翼,故曰:翼然亭。

亭内置有一架古筝,估计是为表演准备的。在这样诗情画意的园子里,听上一曲悠扬的古筝曲,应该是相当惬意的事情。穿过翼然亭北墙的门洞,即进入水院部分。

这一区域的主体建筑的是背北面南的“一览阁”。一览阁为二层重檐歇山顶,是水院的最高建筑,登临可赏全院景色,所以有“一览”之名。

阁前为一池碧水,环池以湖石筑岸。

沿岸长廊依地势起伏延伸,给本来单调的长廊增添了动感。

阁东南碑廊转角处有一座面向西南的歇山卷棚顶小亭,因傍晚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往往留给它而得名“延辉亭”。

阁西南有一碑亭,重檐攒尖顶,两面临水。亭内墙壁上嵌有清光绪朝江宁布政使黄建莞撰写的《重修瞻园记》。从水院向西,即是所谓的“西园”,是整个瞻园最重要的山水景区部分。

西园里建筑不多,除了分隔东、西的长廊和几个小亭,就是园内的主要建筑“静妙堂”。

静妙堂面阔三间,硬山顶样式,正面临池水建有前廊。静妙堂在中山王府时期称“止鉴堂”,是徐达晚年消遣的地方;清乾隆时改称“绿野堂”;清同治四年(年),江宁布政使李宗曦重建瞻园后,更名“静妙堂”。

堂南的假山称“南假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整修瞻园时,由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前身)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静设计并主持叠筑,计用太湖石余吨。

堂北有一小片空场,是游客往来的集散之地。

空场北隔池水是“北假山”。北假山以太湖石堆砌,据信为明代遗构。

北假山设计精妙,叠筑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为不可多得的叠山佳作。

私家园林受空间的影响,假山的规模往往受到限制,而北假山得天独厚,有充分的空间可以施展,叠造的自如,观赏的洒脱。静妙堂西北、北假山西南是西假山。西假山北高南低,以土为主,仅临池处以湖石驳岸。山上遍植各种树木,一南一北建有两座遥相呼应的小亭。

南亭叫“扇亭”,顾名思义,是一座扇面形的亭子。

北亭叫“岁寒亭”,又叫“三友亭”,是一座单檐歇山顶方亭,因掩映在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林中而得名。

亭前的一小片洼地被称作“梅花坞”,植有数十株正在绽放的腊梅。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他的著名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国公府雪夜留宾,来宾楼灯花惊梦”中,对桃花坞曾经有过非常详尽的描述。但其中提到的是红梅,并不是眼下的黄色腊梅。

西园的东面,是一条沟通南北长达百米的曲折长廊。

长廊临水凸出处,建有一座水榭,与岁寒亭隔池水相望,成为对景。亭内悬有清康有为女弟子萧娴题写的“观鱼”匾额,该亭因此得名“观鱼亭”。

过观鱼亭继续向北,即进入瞻园的北部。这一部分被称为“北部新园”,建成于年,总面积超过平方米,几乎占到整个瞻园的三分之一。该区域同样以水池为中心,环池建有环碧山房、移山草堂、逐月楼、春波亭、抱石轩、秭生亭、船舫、临风轩和薇亭。

按清代画家袁江所绘《瞻园图》,环碧山房是瞻园旧景,毁圮年代不详。重建的环碧山房为单檐歇山顶,加盖前廊,廊前为临水平台。

环碧山房北是一座两层硬山顶楼阁,二层檐下悬“移山草堂”匾额,门楣上的横匾为“正草堂”。门联“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采用的是苏轼为湖南汨罗屈子词的题联。这里应该是一处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场所,选用这样一副对联不知何意。

“薇亭”在环碧山房南,是一座倚长廊而建的歇山卷棚顶半亭,穿过此亭就是北假山。

亭联“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为时任“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李瑞清所撰,强调了“德”和“才”的同等重要。环碧山房前的小池叫“碧荷池”。

位于池北的两层单檐歇山顶楼阁是这一区域的最高建筑,赏月得天独厚,故名“逐月楼”。

楼东湖石假山上建有一座长方形敞轩,因落石而建,得名“抱石轩”。

轩内北墙上辟有一框景窗,把窗外的竹林框成一副立体的图画。框景窗左右的联语为“奇石叠含千古秀;碧水池蕴万年春”,横批是“一亭秋月啸松风”。

“春波亭”建在抱石轩前探入池中的湖石台基上,为单檐攒尖顶样式。苏轼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按此道理,春波亭离水最近,理应最先感觉到春天的消息,“春波”之名当之无愧。

抱石轩东还有一座比春波亭还小的六角单檐攒尖顶亭,叫“秭生亭”。查了许多资料,也没查出这个“秭生”的来源和寓意。

与春波亭隔池相对的,是一座船舫。

舫内“盈盈一水间”匾额,让人很自然地想到那首古诗接下来的后半句“脉脉不得语”。

一亭,一舫,为一池所隔,可望而不可及,凄美之情令人扼腕。

船舫西有一座“临风轩”,轩内“临风”匾额的落款是向守志。向守志为共和国开国少将,上个世纪80年代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由北部新园向东,是瞻园的东半部分。

“清布政使衙署史料展”和“明中山王徐达史料展”分别布置在依照《瞻园图》和其它史料重建的“明志楼”和“延安殿”内,既有图片、绘画、实物展示,也有当年历史场景的复原和再现。

据介绍,在清代余年的时间里,瞻园作为布政使衙署共经历了位布政使,有50多位后来成为巡抚,有20多位晋升为总督或尚书。这其中就包括《施公案》的主角施世纶和被清代思想家魏源赞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再往南,是“太平天国历史纪念馆”。

在这三个历史陈列展示馆的东侧,还有一个南北四进的院落,自南而北为醉墨山房、素心斋、甘棠楼和景徐堂。这些厅堂都大门紧闭,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所在。

瞻园因何得名,几乎一致的说法是源自欧阳修的诗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但遍查欧阳修的诗文,并没有找到这八个字的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