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十回,栊翠庵赏雪,邢岫烟咏梅花的“红”诗一首,如果把它放在明末清初的背景下,那就是一段昨夜朱楼梦、今宵雪国吟,怀金悼明,纪念年下半年发生在浙闽赣仙霞岭和大庾岭梅关的明清之战。惨烈赣州保卫战是南明最后重大的战役。
《咏红梅花》(红)
作者:邢岫烟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①句:桃花还没有芬芳斗艳,杏花未变红,春寒料峭之时,她们已经冲着一夜北风寒,淡漠红尘,面对东风一笑了之。
风月宝鉴背面的故事:时间是年11月左右,“清风”已经穿过浙江的仙霞关,未受到郑家东风的任何抵挡,一路杀到福州。期间方以智同乡阮大铖累死于给清兵带路的途中,而妹婿孙临飞将军和葛嫩娘在此仙霞关战斗中均被杀。孙临面对清兵视死如归,笑对东风,无力百花残。下面就是红楼梦中迎春判词画的正实场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孙临力大无比,人称中山狼,随杨文骢军守浙闽间的仙霞关,因郑芝龙部队放弃抵抗,孙自知仙霞关不保,拔簪与妻方氏诀别曰:“吾义不令杨公独死,汝自为计,归报太夫人矣。”遂策马出营,清兵阻问,他大声回说:“我监军副使孙某也!”遂被清军俘虏,而新婚才一年葛嫩娘亦被俘。清兵主将见葛嫩娘姿色美妍,企图侮辱,葛嫩娘咬碎舌头,含血吐向清兵主将,主将怒不可遏,手刃葛嫩娘。孙临目睹葛嫩娘壮烈死去,仰天大笑说:“孙临今日登仙矣!”与杨文骢全家同日殉难于浦城。其妻方氏随一老婢藏匿荒草间。得免一死,入寺庙以青灯为伴,二年后归里。
②句:魂飞香销于岭南大庾岭,梅花岭也难识春意。硝烟战火如烟霞(岫烟)阻断了罗浮春梦和梅花的盛开。
宝鉴背面的故事是:
年6月份仙霞关失守,10月份大庾岭江西梅关也失守,福州、赣州沦陷相继被屠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廷麟,江西巡抚的万元吉投水殉国,几万将士被杀,隆武帝也失去了退守江西的希望。年11月隆武帝在福州被清兵所杀。朱以海逃到福建海岛之上。此时朱由榔在广西梧州成了南明最后一个永历朝廷,气数也将尽。
残酷的严寒风雪和战争烟火阻断了南明抗清将士及帝王的罗浮春梦,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可谓人生如梦,好景不长,就连梅岭红梅花也黯然失色。
③句:北风大雪中的绿萼梅花添上了新妆,融成蜡烛状,风雪中的样子如白袂飘飘的仙女微醉轻抚或跨,跨越彩虹。
风月宝鉴背面故事:
仙霞关保卫战中作者的亲人及赣州保卫战献身的大明将士们,血染疆场,化作梅花山的绿萼梅花,如带醉的仙女身披道道彩霞,闪烁耀眼红光,呈现家国情怀和永远不灭的中华民族面对外族侵略固有的民族精神。
④句:知晓以上故事,作者告知人们,大庾岭风雪中梅花的景色怎么可能是普普通通的色彩,那是亲人们献血和泪水浸染的红色,被战争烬燃映照的一片火红。那一份绚丽灿烂或一份淡雅任由风雪的洗礼,红尘的变化。
风月宝鉴背面故事:
下半年,因为唐王和鲁王及郑芝龙彼此各藏小心思,内讧不团结,导致福建沦陷。赣州和南昌保卫战几攻几守,算是南明最大的一次战役,它的失败导致江西全面被清兵控制。无可奈何南明气数已尽,灭亡是迟早也是在情理之中。阮大铖为清廷的劳死也是死有余辜,孙临飞将军的牺牲,这一段历史仍由他人(满清)去评说(胡说)。
邢岫烟一角色,并非石兄随虚构,而是作者对家乡里人的再现。这一时段作者方以智就漂泊于三萍一带,目睹这一切,也是无奈为力,无材可补破露的苍天,阻止不了这大雪纷飞。清风中如何能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唯有几首应景诗才能表达。
作者方以智堪称明末清初的一字师,精通拆字隐射游戏,邢为开耳,而阮大铖的阮为耳开,彼此相像,结合家境出身和人物性格,倥侗以为《红楼梦》中邢夫人好比阮大铖,那么邢岫烟影射阮大铖侄女,被多铎选入宫中。其家境贫寒,祖上也是官宦,此时败落,和阮大铖女儿阮丽珍一样漂亮且有诗礼之风。嫁给多铎堪比岫烟嫁给了薛蝌,彼此关系还好,就是不受惹得多铎福晋生妒,后趁多铎外出之际,福晋遂将阮女以毒酒鸩杀。
这也许就是岫烟未来的结局。
大观园女子结局多无奈或悲惨的。女子在封建社会异族侵略时命运如此,时代的悲哀,民族的灾难。
人生如梦,世道无常,但愿: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