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耕还林20年,彭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

李从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71426.html

又是一个摇蜜季,陈泽恩每天5时起床就一箱一箱摇蜜。蜜汁涓涓汇集满桶,他又换桶继续摇。

陈泽恩大学毕业后,深入养蜂基地学习养蜂技术,并对土蜂蜜的营养价值及价格做了详细的调研,拿出创业几年来所有的积蓄,回乡养殖中蜂。借助彭阳县孟塬乡退耕还林还草优质的蜜源,陈泽恩的“甜蜜事业”风生水起。去年他饲养了箱中蜂,产蜜0多公斤,净收入15万元。今年产蜜公斤,带动了多户村民养殖中蜂多箱。

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彭阳县已累计完成工程建设.97万亩,涉及12个乡镇,个行政村,涉及人数17.9万人、农户4.19万户,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亿余元,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13.9%提高到27.5%。

创造性实施退耕还林

“”隔坡反坡水平沟和鱼鳞坑相结合的整地技术,是彭阳县退耕还林的创举,彭阳人“纯手工”打造的“”隔坡反坡水平沟长度,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半。实践证明,该技术达到了截流蓄水、提墒保墒、活土还原的目的。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彭阳县创造性以小流域为综合治理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滩综合治理,农、林、水、牧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整座山头、整条沟、整个流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一次到位。在实际操作中,先上后下,先坡后沟,退(耕)推(田)结合,沟坡兼治。

因地制宜采用“山顶沙棘、山桃株间混交,隔坡地埂苜蓿、柠条,山坡桃杏缠腰,土石质山区针阔混交”的林草配置模式,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实行封造结合。林草间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田则田,乔灌草镶嵌配套。形成了北部水保饲料林、中部桃杏生态经济林、东南部优质干果林、西南部水源涵养林的区域格局。

目前,一个以林草为主体,农、林、牧同步发展,点、线、面协调配套的生态农业体系,在彭阳县已基本形成。

山绿与民富共赢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彭阳县林地面积由退耕前(年)的74.3万亩增加到.87万亩。生物种群不断丰富,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目标,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初步成效。

今年,彭阳县红梅杏总产量在吨左右,预计产值约万元,1.2万户群众直接或间接从中受益。彭阳县通过退耕后续产业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的实施,以建设“大花园、大果园”为目标,采取流域生态经济沟、庭院经济、设施栽培和嫁接改良提升“四种模式”,推动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年,“彭阳红梅杏”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彭阳杏子”被中国国际农产品组委会评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以杏子为主的特色经济林53.2万亩,其中以红梅杏、苹果为主的庭院经济林达到5万亩。涌现出杨万珍、马宝仓、杨万升、陈泽恩等一批林业产业大户,示范带动蔺怀祥、张成龙、韩飞虎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发展成致富带头人。

彭阳县以“小群体,大规模,家家户户饲养”的发展模式,在退耕林区放养朝那鸡,全县饲养规模达到万只,年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充分发挥林草蜜源优势,发展林下养蜂,创立无公害中华蜂产品品牌。目前,共发展林养蜂0箱,发展林下中药种植4.5万亩。

年底,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3.55亿元,其中林产品收入1.57亿元,苗木产业收入1.61亿元,林下经济收入0.37亿元。

彭阳县依托退耕还林打造的森林旅游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的山水园林生态,以及农家院落的林荫优势、生态优势、花果优势、园林优势、人文优势等发展旅游业。今年4月举办的山花旅游文化节期间,游客近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万元。(记者 党 硕 实习生 李 东 杜银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