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映红梅毋忘初心,心寬則路寬

《雪映红梅》

洞簫-譚寶碩

古箏-徐美婷

大提琴-卞祉恒

選自NewCenturyWorkshop《十二花神》洞簫專輯

有一個樵夫,每天上山砍柴,然後挑到鎮上賣,以此為生。樵夫在村莊旁邊,辛辛苦苦蓋了一間屋,這是他所有的家當、唯一安身的處所。有一天,當他賣完柴返家,發現自己的屋子失火了。整個村子的人都出來幫他撲救,但因為屋子是木造的,風乘火勢燒的很猛,大火撲滅之後,樵夫的屋子也完全燒成灰燼了。樵夫在屋子殘骸灰燼中,不停地尋找,村民們紛紛問樵夫是什麼東西這麼重要?大家都以為他遺失了什麼貴重物品在火場裡。過了一會,樵夫開心地叫喊:“找到了,找到了。”眾人仔細看去,樵夫手上拿的不是什麼寶物,而是一柄斧頭。樵夫說:“失去的不要緊,只要我手上有這柄斧頭,一切都可以重新來過。”當樵夫找回他的斧頭時,他找回了自己的初心。人的迷惘,源於畏懼,而初心是沒有患得患失,是無有畏縮的。世上本來沒有路的,腳步走下去便成為路,初心鼓勵我們邁出第一步。人生哪有風平浪靜?坦然面對,從容處事,以初心的純真可以安定身心。毋忘初心,心寬則路寬,再走出生天。

當樵夫找回他的斧頭時,他找回了自己的勇氣。

勇氣,是哪裡跌倒,就哪裡站起來。

勇氣,是在挫折中,學會看淡,學會放開、放下。

勇氣,是面對變化莫測的世界,一切勇於自己承擔。

勇氣,是男兒當自強,擦乾眼淚,繼續向前行。

人生須要勇氣,勇者無所畏懼。

推荐阅读谭宝硕老师作曲、演奏《疏影舞月》《秋山》洞箫:谭宝硕谭宝硕洞箫演奏《空谷鸟鸣》《云门夜雨》演奏:谭宝硕(附曲谱)

·演奏家介绍·

譚氏是著名洞簫演奏家及造簫家,亦活躍於詩、書、畫、樂。   

譚氏自幼學書畫及簫笛,師承嶺南派。其後專注於洞簫的技法、製作及歷史文化的研究,在其洞簫藝術中,體現了文化及心靈的修養,對洞簫藝術貢獻良多。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日本、法國的電視台、電台及報章、週刊均對譚氏作過專訪和拍攝特輯。譚氏的演奏足跡遍及世界,亦活躍於香港的唱片、廣告及電影配樂中,曾為數以百計的唱片和廿多部電影作配樂演奏。最近熱門的電視劇「延禧攻略」「鬢邊不是海棠紅」裡面的簫笛配樂,亦是譚氏所吹奏。

譚氏的藝術著重心靈的探求。其洞簫作品專集出版有《山水雲煙夢》《洞簫古意》《簫中禪》《空山》《失落的地平線》《天地飛花》《靜夜簫聲》《嵩山聽禪》《午夜夢迴》《飛越天地的簫聲》《俠行天下》《天地和合》《十二花神》鐳射唱片。其中《飛越天地的簫聲》在年北京國際音響音樂節獲最受歡迎專輯獎。

譚氏的演奏被稱譽為“靈魂深處的簫聲”“擅於用簫聲道出每一個故事”。東方衛視在對其專訪中稱“他的簫聲清淡飄渺卻似曠野壯闊”。

譚氏亦是著名的書畫家,近年將書畫表演搬上舞臺,推動多媒體的音樂表演。報界贊譽其:「踏著音符的韻律,把顏色的墨汁潑出畫紙中,優雅如舞蹈的動作,一舉手就把全場的眼光像攝石似的攝起來。」

譚氏著有「笛子技法」「簫譜」一、二集及散文集「葉落天地間」「香港故事」、書畫散文集「筆墨自在」、攝影集「尋找快樂」。

譚氏亦從事寫作,在《溫暖人間》和《香港佛教》撰寫專欄。

·品箫雅集箫谱专栏·

戳阅读原文,进入箫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