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图册·之三
32cm×34cm
绢本设色
梅花图册·之三(局部)
梅花图册·之四
32cm×34cm
绢本水墨
梅花图册·之四(局部)
古往今来,中国喜欢梅花的人实在太多,宋代林和靖的梅妻鹤子,千古名扬,咏梅诗就更多了。咏梅之人往往可以名垂,可见梅花在中国人的心里的份量是任何花卉都无法比拟的,历代的画梅高手也层出不穷。自宋以来,花卉兴起,出杨无咎、马麟、赵孟坚、林椿,元代王冕,明代的沈周、陈录、唐寅、陈老莲,清代石涛、恽寿平、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和汪士慎、后又出赵之谦以及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陈之佛和关山月,他们画的梅花独树一帜。曾熙画的梅花也非常之好,让人看过之后兴奋不已,难以忘怀。梅花图册·之五32cm×34cm绢本水墨梅花图册·之五(局部)梅花图册·之六32cm×34cm绢本设色梅花图册·之六(局部)这组《梅花图册》,每一幅各有特色,他取法元以来的各家意韵而得,借图临摹时,以不同的手法和在不同时间创造出来的画面特色丰富其中,极富趣味,表现出了一种新鲜的效果。他以写为上,笔笔见功。《梅花图册》之一以“疏干含露”四字为题,随形而造,水墨之意,动感十足,勾勒之间,若浓若淡,是以梅花朵朵,飘雪时醒艳墙庭。《梅花图册》之二跋文“以草书法写花,略变冬心法门。”此帧择金冬心梅法,粗枝干生多丛花朵,曲枝写来,欣欣自向荣,雪海香满庭。近现代中国画写红梅者当属关山月先生,而曾熙先生年长于关山月,同样也善此道,《梅花图册》之三此帧可鉴,不输关老先生,得《梅窝》作品,可喜。《梅花图册》之四则是以吴昌硕超山园中的宋梅为本,说明此枯树新梅有出处,依时而得。梅之高古清迈,呈盎然之气,又在繁复之间,凸显梅花朵朵时,那纸面上的笔墨穿插,形成了一种空间意味。《梅花图册》之五,跋文:“以篆法为此,当是齐侯罍变相耳”。其以笔篆书入纸,取势有态,画面宛如蟒蛇出洞,飘然似云,松脱而散怀。《梅花图册》之六中:“意在拟南阜,设色乃突入元人矣。”取法元人简意疏淡审美,意味深长,淡而高雅,虽花分红白二色,不落俗套,以气为高,引出格调,得一派雅致。《梅花图册》之七跋文:“绢油不能设色,因笔尚生辣,仍题此存之。”此帧多为写生状态,合与自然生长的梅花,作者对梅花枝干的理解,所体会到的花与枝条的关系,在这里形成对比,粗细搭配而相互顾盼,点画疏朗有度,三处的梅花盛开,让纸上空间赋予鲜活气象。《梅花图册》之八写道“纯以没骨法写此,岸岸颇无俗艳耳”,可见,他虽用没骨法,又以最为简约的构图示人,简单的几笔造出石头与梅枝,则只敷三色,纯粹空灵之极。《梅花图册》之九跋文“汪巢林好写柔枝繁花,秀则有之,殊少骨气,髯笔横强,原不相近,不过效其意耳。”又跋:“巢林花卉实胜其画梅,不解何以以画梅专家著名。”学巢林之法,取其意而得,提笔之间,骨感由心,巧奇之之功显著。《梅花图册》之十题跋:“谷兰女士喜写梅花,略为数幅,颇有笔法。欲从髯学梅,髯画无师,岂能为人师耶?因写十帧,以答其好学之心,戊辰二月十一日。”此帧,说明这十幅梅花为谷女士而作,成为画梅之原由,梅花朱红,笔笔生发,感悟梅花高雅气格,任性自为。梅花图册·之七32cm×34cm绢本设色梅花图册·之八32cm×34cm绢本设色梅花图册·之八(局部)读画的兴奋,也重新更新着我对梅花的认知。梅,纯粹也,梅,春意也,诗也好,画也好,以雅最牛,一淡最有格,人自有缘,与梅花相会的时间挺开心,挺愉快。读曾熙《梅花图册》之感受,正如徐渭咏梅诗所言:“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又见汪士慎咏梅诗“铁干毓枝著剡藤,花如银鐍字层层。不知煮石逃禅后,谁向春风得上乘。”这里的诗画同韵,看上去,几幅小品梅花图却难忘怀,让人学会清静如雪,让人心高气爽。这既是一种借花抒情的理由,也是艺术家表达心性的途径,更是一种个人品格的体验方式。此处的花、人、格、意均在其中,不可忽略。以欣喜而观,可随梅而忘想,逢春风拂面,得以精神畅快,怎不快活也!年4月6日下午子游于北塘梅花图册·之九
32cm×34cm
绢本设色
梅花图册·之九(局部)
梅花图册·之十32cm×34cm绢本设色梅花图册·之十(局部)梅石图55cm×98cm纸本设色梅石图27cm×19.5cm绢本设色梅花成扇19cm×50cm纸本设色金文扇面18cm×50cm纸本墨笔郑鼎臣师叙述先令并感旧诗卷(局部)论书画轴cm×47cm纸本墨笔……曾熙ZengXi(~)字子缉,号嗣元、俟园,晚号农髯。湖南衡阳人。晚清民初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兼画家。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兵部主事、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历任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现衡阳师范学院)监督、湖南高等学堂(现湖南大学)监督、湖南省咨议局副议长等职。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南省议会副议长。年,曾熙移居上海,以鬻书画诗文及设帐授徒为业。曾熙作为清末民初碑派书风的重要书家,时人将他与李瑞清合称为“南曾北李”,又与吴昌硕、黄宾虹、李瑞清并称为“海上四妖”。……往期回顾读画·周思聪《凉山彝族人物画》系列
读画·边平山的新作
读画·吴冠南的临古画
读画·衲子的写意画
访友·凤凰画馆柳青凯
……一个人的美术史子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