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叶集锦,审美享受点评张发安秋叶集

秋叶集锦,审美享受

——点评张发安先生《秋叶集》五绝诗中的转合妙联

文/余文轩编辑/磐石

近日索得老同事张发安(网名秋叶红也)出版的《秋叶集》,读后受益匪浅。读张兄诗,真是审美享受。我写此小文,拟对五绝中的转合妙联进行粗浅点评。

《秋叶集》开篇之作《竹“山从对面看,琴向白云弹。清涧竹摇影,临风几叶兰。”转结奇妙。诗人不是直写竹在风中摇,而是写其影在水中摇。将竹叶比作兰草,形象生动,表现独特。

《梅》“骨瘦敢当风,清寒不说穷。情燃深雪里,楚楚可人红。”转结亦奇妙:一“燃”一“红”,把雪景中的红梅写得动起来了,在茫茫的白雪原野上,梅在红红的燃烧,美啊!

《海棠初绽》“独放一枝妍,芳容亮丽鲜。无香偏弄色,情窦恰初燃。”,转合联将无香弄色的花比作情窦初开的少女,自然而美丽。

《樱桃花开》“三年心血养,喜见一枝春。胜过梨花白,凭栏唤太真。”转结联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句子:“梨花一枝春带雨”,诗中只见“太真”二字,化得自然,不留痕迹。

《相思豆》“圆圆一粒豆,腹内种情缘。写红豆犹如鲜血浸染,比喻大妙!

《莲》“昨夜雨如梳,开窗郁气嘘。亭亭莲一朵,羞看水中鱼。”转出主语,结出谓语,主谓自然相接。“羞看”把花比拟成羞羞答答的女人,很美!

《簪菊》“唢呐门前过,红装学嫁娘。着衣云鬓乱,对镜贴花黄”。“后二句生动得味,贴切耐读”。此乃《中华诗词论坛》诗友谢郎的点评,评得准确。“对镜贴花黄”本来是《木兰辞》中诗句,这里借作结语,自然贴切、形象生动。

《桂湖》“桂子多情意,金黄蕊满枝。秋风传喜讯,十里醉诗痴。转合妙在一个“传”字喜人,一个“喜”乐人,一个“醉”字醉人。二十个字,把一个诗痴赏花的憨态写得淋尽致,未写花香,却香气逼人!

《莲》“昨夜雨如梳,开窗郁气嘘。亭亭莲一朵,羞看水中鱼。”转出主语,结出谓语,主谓自然相接。“羞看”把花比拟成羞羞答答的女人,很美!

《重庆》其一,“船到码头停,人偏高处行。脚下千条路,朝天一座城。”前接起承联的“行”字,结,写出:脚下之路、朝天之城,顺理成章,自然,流畅,境界宏大,且暗含哲理。

《苏州》“城如一叶浮,人在画中游。醉入姑苏夜,评弹比水柔”转结大妙,很是耐品。结语中一个“柔”字,一个“水字”把苏州写绝了。如此写苏州,实在难见,不愧精华之作。

《吟长城》“起伏似腾龙,横开一箭弓。御夷功不没,世遗画屏风。”转出前功,结出后果。妙!

《伟人毛泽东》“生来敢斗天,马上赋诗篇。绝唱中华立,昆仑一剑悬”。此诗起得平实,结得深远,高度概括了主席一生。转句一个“绝”字,表现了国父之伟力“空前绝后”,合句化典无痕,意蕴深远。有版主评:这可不是老干体!此诗足见作者之功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余文轩,男,达州人,耄耋老人,达标职业学院外国语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