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好配强主力军进攻主战场

天眼新闻

-05-:51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帐号   奋战在全省脱贫攻坚的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舍小家为大家,用不屈的脊梁抗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旗,他们是脱贫攻坚的领头雁,他们是脱贫攻坚的实干家。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奋力冲刺90天,坚决打赢歼灭战,贵州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下到基层,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与群众鏖战脱贫攻坚,描绘了一幅干群?“同心同苦同步小康”的精彩的画卷。   目前,全省57个贫困县(区、市)实现脱贫摘帽,剩下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个有剩余贫困人口乡镇、个有剩余贫困人口村,共有剩余贫困人口30.83万人,今年将全部清零。   目标既定,全省驻村第一书记铆足了干劲,紧盯脱贫攻坚任务,用好各方帮扶资源,为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安上“新引擎”、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新动力”。

从江县谷坪乡高武村第一书记刘伟男(左)为群众安装路灯。(谷坪乡党政办供图)

按“能”选派 精准帮扶   “从前这里全是乱石,撂荒严重,村民辛苦栽点红薯,却长得稀稀拉拉,产量低收入也低。如今,这里种满了钩藤,长势喜人,村民收入有了保障,这多亏了村里的两位书记。”立夏刚过,从江县东朗镇龙早村贫困户林金伍站在亩钩藤种植基地里,一边打理着钩藤,一边向记者感慨。   林金伍所说的两位书记,分别是黔东南州商务局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杨驰和从江县自然资源局驻村第一书记王绍坤。他们扎根基层贫困一线,发挥自身特长,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带领龙早村村民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龙早村的华丽蜕变得益于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   近年来,从江县通过对贫困发生率30%及以上的34个村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根据摸底情况,结合黔东南州新派的34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能力特长、部门职责及各村发展愿景,按照党群干部弱村、政法干部进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农业干部进产业村、科技干部进专业村的原则,把州新派驻村第一书记安排到最合适、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是全省选派驻村干部的用人准则。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脱贫攻坚任务重、困难多,正因如此,才更要选派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尽锐出战、精准帮扶、誓夺全胜。   年,贵州选派了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驻村工作,推动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此,贵州开启了驻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的进程。   贵州着眼脱贫攻坚需要,把最会打硬仗、最能打胜仗的精锐部队派到一线去,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增添了动力。   这凝结着驻村第一书记的智慧结晶,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干出了实绩、做出了榜样,近年来贵州近名在脱贫攻坚一线干出实绩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   今年以来,贵州优化调整充实村党组织书记名、村第一书记名。   强化管理精准发力   4月7日,省委组织部启动全省新选派驻村干部和新任乡村干部轮训工作,余名全省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新选派驻村干部、新任乡(镇)干部、新任村干部通过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贵州党建云平台开展培训。   本次培训分为线上培训和实战训练两个部分,线上培训主要通过线上教学、自主学习、线上讨论、学习测试等环节实施。实战训练将由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统筹安排,乡(镇)党委具体组织实施,在实践工作中突出以老带新,发挥好传帮带作用,让学员在实战训练中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工作标准,精准掌握攻坚打法,提升履职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同时更是精准扶贫联通上的中坚力量。要让其充分发挥作用,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   近年来,为确保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贵州省每个季度组织1次暗访交叉督查,开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动态跟踪管理,督促指导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组织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轮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   不仅如此,早在年,贵州省委组织部便出台《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管理,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保障。   如今,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贵州驻村第一书记都发挥不可忽视的主力军作用——   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郑燕青,在西秀区鸡场乡石井村驻村以来,他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白茶种植为长产业,辅以中药材、经果、辣椒及蛋鸡养殖等短产业为一体的“种养双引擎”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威宁自治县春耕春产深受影响,在此情况下,该县名驻村第一书记纷纷请战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场战役,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走进田边地坎开展春耕,村村寨寨吹响了脱贫攻坚号角。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通过精细化管理,贵州将一个个分散的驻村第一书记汇聚成了一股强大脱贫攻坚力量,为全省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真蹲实驻精准脱贫   “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干部作为强大后盾。丁台村驻村第一书记蔡涛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热情很令我感动。”5月17日,提及驻村第一书记蔡涛,遵义市总工会原党组书记杨树槐满是认可。   年8月,蔡涛被遵义市汇川区信访局派驻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丁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他带领丁台村驻村工作组成员走遍了全村15个村民组,组织召开“山村里的国歌声”群众会20多场,通过引导全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颂扬携手扶贫、乡村振兴,大大激发了群众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热情,这一做法受到了区镇两级的高度认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蔡涛深知要想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兴旺。因此,今年4月在得知遵义市白天鹅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涛,有意愿在丁台村发展规模化原生态林下蛋鸡项目后,他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此后一个多月,主动与朱涛一行马不停蹄地前往红花岗、播州、汇川、绥阳等县区实地学习取经,决定在丁台村大足村民组实施规模化原生态林下蛋鸡项目。不仅如此,蔡涛还还积极向区镇两级领导汇报,争取区镇两级层面大力支持。   目前,原生态林下蛋鸡项目前期工作正在丁台村紧张有序开展。   选派“第一书记”,为农村发展建设注入了活力,在解决一些村“软、散、乱、穷”等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突出问题上,驻村第一书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万、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0.85%,减贫人数全国第一,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国务院扶贫办成效考核连续四年处于“第一方阵”。在这张成绩单上,驻村第一书记和广大驻村干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奋战在全省脱贫攻坚的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舍小家为大家,用不屈的脊梁抗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旗,他们是脱贫攻坚的实干家,他们是脱贫攻坚的行动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马红梅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