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印社十月大拍丨石中乾坤方易于劲,圆易

西泠网拍·艺是10月大拍将于10月18日全面拉开序幕。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艺术之美,气象万千。或以烟云而供养,或有山石藏风月。

赵之琛,钱塘人,一生未仕,布衣以终。长于金石文字之学,兼取黄易、奚冈及陈鸿寿之长,章法纯整、刀法挺拔。可谓集浙派之大成,名列西泠八家之一。

清·赵之琛刻寿山石章

寿山石清代

2.6×2.5×4.8cm

印文:渔隐草堂

边款:次闲篆

此枚寿山石章布局匀整,篆法流畅,线条疏密有致,在简洁凝练的外在背后蕴含着古朴纯然。印文“渔隐草堂”篆线坚劲朴实、布排精严,边款“次闲篆“则自然生动,简洁有力。

“渔隐草堂”反映了作者赵之琛对于山水田园之间的隐逸生活的向往,用刀法度严谨,但内容却轻灵飘逸,作为斋号自有一种古代文人的闲情与放达之感。

韩天衡有云:“赵之琛篆刻章法谨严端正,巧中求变,刀法挺劲俏丽,印边端方古厚,呈现出精熟、巧思与秀美,已成为浙派古玺大篆印创作的经典模式,被近代唐醉石、王福庵传承赓续,风韵犹存。”

韩天衡刻寿山石闲章

寿山石当代

2.7×2.7×6.9cm

印文:美意延年

边款:韩天衡制于海上百乐斋

齐白石篆刻艺术中的人文旨趣、章法及线条,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意蕴。他的一生经历丰富,从清末、民国直到新中国,经历乱世而不改心中之志。从农民、手工业者到艺术家,其创作技能随着时间不断发展,但精神内涵却有始终如一之处。

齐白石刻寿山高山石子母兽钮章

寿山石近现代

2.3×2.3×8.7cm

印文:山奇弥

边款:白石

齐白石少时的经历,赋予他对于自然、社会、生命的感知,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德行、家庭、和谐、进取的赞颂。齐白石将前人画风中那种潇洒野逸、狂放不羁的自由继承下来,又将自己的审美融入其中,形成自然又有野趣的风貌,而他的篆刻艺术亦是一脉相承。

他认为刻印之道,重在“天然趣味”,因此最为推崇秦汉印,认为秦汉印“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方可超出千古。既不拘泥于前人,又能因材施力。

晚清篆刻艺术走向顶峰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清末到民国,思想的开放带来艺术作品的百花齐放,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篆刻艺术家。其中堪称宗师的,仅有吴昌硕与齐白石。而继承吴昌硕一脉的弟子中,不得不提的名字就是徐新周。

徐新周刻青田石闲章

青田石年作

2.1×2.1×5.3cm

印文:思若有神

边款:孔北海《荐弥正平表》,戊午夏四月吴门徐星州刻

出版:1.《藕华盦印存》,民国钤拓本。

2.《徐星洲印存三集》,宣和印社,民国间钤拓本。

3.《徐星州印谱》P51,日本东京堂出版,年。

4.《续印史留遗》第六册,原石钤拓本,年。

5.《徐新周印聚》,原石钤拓本,年

6.《徐新周印举》P84,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徐新周与岭南蔡守交往尤多。蔡守《印林闲话》对徐新周多有赞语。他说:“徐新周之学吴(昌硕),无论工细桷(粗)豪,都能毕肖,故称入室弟子。且吴六十后,凡有求印者,亦必言明只可自己摹印,而嘱徐新周奏刀。”

年,徐新周辑生平得意之作钮为《藕华盦印存》四册,吴昌硕亲为撰序:“为刻《藕华盦印存》,越十年而成。请益于余,展读再四,精粹如秦玺,古拙如汉碣,兼以彝器封泥,靡不采精撷华,运智抱拙,星周之心力俱瘁矣,星周之造诣亦深矣”。

孔北海即孔融,《荐弥正平表》是其代表作,内有“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句,向汉献帝推荐弥正平为官,赞弥正平文采斐然、性情高洁、有思有行。而徐新周将此章辑入自己的《藕华盦印存》,想必亦是以此句表明自己的志向。

清·高树程刻青田石闲章

青田石清代

2.7×1.9×1.8cm

印文:折齿生

边款:迈菴仿汉玉印作篆,谢灵运句

清·计楠铭凤池砚

端石清代

18×11.7×3.5cm

铭文:此身不到凤凰皇池,老欲求名悔已迟。仿得玉堂新样好,几曾歌咏太平时。壬午仲夏,寿乔计楠。印文:楠

砚为端溪佳石所制,方正厚重,正面开凤形砚池,砚背对应阳刻凤纹,构思精妙。石色紫,温润细洁,有蕉叶白,火捺及青花等石品。配漆盒。

计楠[清],字寿乔,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家于闻溪,筑小圃曰一隅草堂,因自号隅老。官严州教授。喜艺花,耽著述,初与奚冈、方薰交,师其意画竹石草虫,雅秀绝俗。尤善画梅,乞画者夥,辄点色为红梅应之,时称计红梅。画必自题,亦多佳句。有一隅草堂集,卒年七十五。

清乾隆·御铭仿宋玉兔朝元歙砚

歙石清乾隆

径:10.4高:2.1cm

仿宋玉兔朝元砚。小圆大圆如月盈,其中更孕玉形。文房受墨宜管城,宣毫顾处能无情。乾隆御铭。印文:会心不远

此仿宋玉兔朝元砚质地坚实细腻,边缘规整光洁。砚背浅雕玉兔朝月,古拙雅致,文秀可爱。配红木满工雕仿古云龙纹嵌谷纹璧砚盒。

清乾隆·咏墨诗墨

墨清乾隆

12.1×8×1.5cm重.4g

参阅:《明清徽墨研究》P56,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墨呈瓦形,一面起框环饰博古龙纹,额阴识填金书“依肰研北此龙宾”,为乾隆咏墨诗句。内模印双龙戏海纹,肢爪刚健,怒目相视,威猛无比。另面模印亭台楼阁图,雕功细腻,层次鲜明,墨两侧分别楷书阳识“大清乾隆年制”、“颐和轩藏墨”。此墨制作精良,墨色油亮,堪称墨中精品。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建于乾隆三十七年,经嘉庆七年、光绪十七年两次重修。

明·董其昌款澄泥砚

澄泥明代

19×10.5×5cm

出版:《静妙轩藏研》P46-47,上海书店出版社,年。

砚额侧刻:金马玉堂。砚侧铭文:1.静而坚,端而方。所与者陈玄,为友者中书君。其昌。钤印:董其昌2.正向笺书大字,忽传御制写新诗。玄赏斋。

配红木天地盖。砚式长方,取材澄泥,色呈蟹壳青,石质细腻,极易发墨。砚身厚重略狭,砚侧阴刻楷书铭文。砚背阴刻人物图,刀笔遒劲有力,技艺娴熟超然。

清·田黄石章二方

田黄石清代

1.5×1.5×3.8cm17.9g

1.3×1.4×3.2cm13.9g

寿山田黄石色彩斑斓,柔韧易攻,通灵剔透,并且石源稀少,自古以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格外偏爱。经过几百年的磨练,寿山田黄石雕刻的工艺更加精湛,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浮雕等雕刻技艺经久不衰。

寿山田黄石雕刻中“意”的境界与中国画中的“意”本质想通,不仅仅给观者展示技术的高超,更多的是使观赏者领会其中的意境之美。

清·田黄石随形薄意章

田黄石清代

4.5×2.6×4cm60.3g

昌化鸡血石由于具有色彩鲜艳、色形奇异、造型美观的特点,而被誉为“印石皇后”。

鸿运当头朱砂地昌化鸡血石章

昌化鸡血石当代

3.6×3.6×11.9cm

品评鸡血石,首重“血”的颜色,取鲜、凝、厚为佳,鲜者红如淋漓之鲜血,灵动、有生命力,凝者聚而不散,厚则是有厚度,有层次,深入于石层中。

昌化鸡血石小红袍章

昌化鸡血石当代

1.5×1.4×6.8cm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