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派红学第五十回玉访妙玉乞红梅,山人畸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此回湘云要求贾宝玉访妙玉乞讨红梅,宝玉讨回一支,这枝梅花只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来了一篇《红梅赋》: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

这古怪的一枝红梅是什么呢?

倥侗以为:①这是朱耷(八大山人)送来的一枝红梅,朱耷的《梅花图》最是富有神韵。看下图完全符合书中描述的样子。无根,枯干,横枝特长,好似一个九字,也像一只变形的长颈鹿,和他的三月十九的图签一致。此时的宝玉在石兄方以智心里就是师弟八大山人。

②二尺就是明清之战寄希望于隆武帝的五,和朱由榔的六二帝王,一个在东南沿海,一个在西南沿海开展抗清斗争。

岫烟、李纹、宝琴一人一首“咏红梅花”。最后是贾宝玉的上面的一首“乞讨红梅”诗,可谓应景因事而作,分别代表南明时期明清之战不同类型的人们的思想及态度不一样。

之前说妙玉是贾宝玉的来生缘,离家出走落槛外人。妙玉,女儿少微妙为俏,似玉,如同宝玉最后唯有麝月为伴,妙玉为嫦娥明月玉轮之意,又有观音菩萨吾佛

慈悲为怀,梅花仙草美人楚风楚辞之意。栊翠庵里,宝玉黛玉妙玉构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境。

如同岫烟诗为道,李纹诗为儒,宝琴诗为仙,再来个宝玉的佛性,可谓红楼梦是汉家乃至华夏文化的载体。

具体到南明之际,弘光唐王、隆武败北,作者寄希望于郑成功和永历帝朱由榔,二者一个以东南海岛为根据地,另一个以西南海外岛国为避难所,坚持着抗清活动,延续南明的末世光阴。

①酒未开喝,诗文未作,已经寻找春天的足迹腊梅到了栊翠庵,此乃观音圣地,蓬莱仙境,妙玉槛外住处。

②来栊翠庵不是跪拜观音乞讨玉净瓶中的甘露去病消灾,而是向槛外蓬莱仙境中的嫦娥乞讨一支梅花。

③入世北风冰雪里挑走一支红梅,远离红尘入寺割来紫云砚墨香。

④有谁借瘦骨嶙峋来怜惜诗人的吟诗之苦,弄的衣服上还沾染了寺庙的青苔。

南明—年间爆发了不少明清战斗,梅花岭和仙霞关之战失利,作者借枝枝红梅比喻为民族献身的抗清儿女们,鲜血浸染山花,化作天边的落霞。作者把南明帝王比作贾宝玉,面对外族侵略,小小身板的隆武帝怎能扛起大任,也只能祈求吾佛大慈大悲,救苦难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借贾宝玉比作如八大山人诗人画家,在清廷迫害下,成了变了形的山人和梅花鹿,还有那独脚八哥和鸳鸯。

三月十九日,崇祯吊死煤山日

作者家族闺阁之人都有一手描绘观音大士画像的才能,外族入侵,国无良君,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只有听天由命,寄希望于佛道以获得精神解脱,思想的升华。

作者借不同信仰的人们对寻找解救国难之要诀,如“咏红梅花”诗中所言,儒释道三教各有弊端,应该坚持团结一致对外,兼容并举,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

作者把对民族英雄的祭奠寄于红梅赞歌之中,展示汉家不屈的灵魂,期待来年春天的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