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猴山,是因为野猴子多而取这个名吗?
这个深秋,我们驾车去五猴山想一睹究竟。
车至山前才知道,五猴山,因五座山峰酷似五猴,一字排开,栩栩如生,故得名五猴山。
之前电话里联系的一位农家乐老板也是导游,带我们先从西边远望五猴山全貌,并兴致勃勃、充满激情给我们介绍这五只猴:领头猴侧目南望,守着五猴山,盯着佛顶寨,是个工作猴;胖二猴,心宽体胖,估计是吃得多,干得少的偷懒猴;中间的一个,个子稍矮,有些腼腆,是闷头干事低调猴;第四个扭脖子向后,瞭望四周,是个放哨猴;最后一个猴,背靠山脊,两眼微闭,拢抄双手,大概是个吃粮不问事的太平猴。
导游接着介绍,五猴山位于金寨县燕子河镇张畈村境内,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天堂寨、马鬃岭、燕子河大峡谷三景区之间的交界处。高峰海拔米、最低峰海拔米。他不停地说:五猴山景色比燕子河大峡谷好看多了,政府开发就好了。
导游家在半山腰,他对旅游感兴趣,长年累月在五猴山挖掘寻找旅游兴奋点,最佳观赏点,琢磨五猴山的形貌特点,自己花钱给一些树木山形起名挂牌子,兼做导游,一些户外团,自驾游等会找他带路,顺带在他家的农家乐吃住。
这个农家乐老板兼导游一路侃侃而谈,他是四里八乡的木匠,有田、有手艺,日子过得本就滋润,他还头脑活泛,思路清晰,憨厚忠实里透着精明能干。他以前在上海打工,现在政府号召回家乡创业,他回到家乡,办了农家乐,还制作山货、辣酱、土特产等售卖。他咪咪笑地告诉我们:这个五猴山是原始状态,政府还没有开发,山路险峻陡峭,他个人喜欢旅游,在这个五猴山上寻得一条路,沿途做了标记,很多驴友团来五猴山都是他带路探险游玩的。他接着呵呵一笑地说:这个我带路是付出劳动,要收费的。
他家的红烧鸡飘出了香味,自家园子的青蔬嫩绿滴翠,门口晒着山货,我们帮着剥橡栗子,拉着家常。山风习习,带着野花香,在这海拔几百米的山腰,望着崇山峻岭的连绵起伏,真有点遗世独立的意味。
带着对未知险峻的期待,带着对原始五猴山的好奇,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探险五猴山。
真是原始的五猴山,无边落木萧萧下,就是没有脚下的路。曲折盘旋的五猴山,空旷辽阔,索然寂静。满眼是层层叠叠的山,行行排排的树,松软的落叶铺满山道,没有导游领路,还真找不到埋在落叶下的路。说是路,其实就是平时踏山人走的路线,微微有一点路的痕迹。
原生态五猴山,树木山石都是大自然天然生成,没有任何的后天修饰,天地浑然一体,完好地保留了地壳运动变化的形态,充满了险峻和奇巧,给人无限的故事想象和思想扩展空间。更神奇的是,大自然为五猴山造了一座气势雄伟的山门!
在穿过一片野生茶园陡坡后,眼前豁然开朗,之见天然生成的两块巨石相对而立,高耸入云,内侧齐整,外侧凸凹不平,俨然是一座透着威仪的山门,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带着天地间的日月精华,睥睨天下。导游兴奋地说:这就是五猴山的山门,气派吧!
我们想说,何止是气派,简直是天地造物,鬼斧神工,美猴王当年巡山留下的足迹吧。
过了五猴门山势陡峭起来,几百米长的山沟两侧是对峙的悬崖,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仰望凌乱的巨石好像随时有掉下的危险。踩着峭石向上攀登,心脏紧张地噗噗乱跳,手脚并用,小心翼翼仔细爬山,杂乱的碎石在脚下隐藏着,不小心就会扭崴着脚,万一滑出崖外,那可是要命的事情。况且,枯枝牵袖,时不时有毛毛虫掉下来,颜色和山色差不多,防不胜防。钻树丛有带刺的果子挂住了同伴的长发,猛揪住一缕发丝,使其陡然失去平衡,幸亏导游眼疾手快,将其拉回。这登山路走的真是心惊肉跳,惊险刺激。
走过巨石缝隙,尽头有三个字“西门关”,爬完西门关,转向山脊的道路继续攀登。路旁古树上导游挂了一个木梆,为“壮胆梆”。导游说:接下来的山路不是在悬崖边上,就是在悬崖顶上,胆子小了可走不了。我们几人赶紧狠敲了几下“壮胆梆”,为自己壮壮胆,鼓鼓劲。
登山的路都是原始的形态,高低不平、宽窄不一。悬崖峭壁比比皆是,最高的悬崖超过百米。悬崖光滑处呈灰白色,寸草不生,凡有缝隙的地方,生有奇松、杂树和一些草本植物。长得最茂盛的当属松树。这些奇松,把半边身姿嵌入崖壁中,遒劲的枝条拼命向悬崖外伸出臂膀吸取阳光雨露,顽强地生长在悬崖峭壁,长成美丽的扇形松,果然,导游给取的名是:黄山松。
崖壁上有映山红簇簇开放,一点鲜红点活了万山寂寥。山崖外侧红黄色的野果子挂满树梢,丰满鲜甜的果汁年复一年的滋养大地。导游随手摘一串吃了,我们捧在手上,犹豫半天,还是没敢吃。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险趣,我们终于到达了五猴山核心景区,五猴山的标志,香炉峰。
香炉峰实在太美了,它是突兀升起的一座山峰,顶上一块奇石高约5米、长2米、宽1.5米左右,四面光滑如镜,如斧劈刀削棱角分明,四方方的形状就像一鼎香炉,耸立在小山顶上,顶部有一株矮小的松树,就像是香炉里点燃的一柱香,松枝是袅袅的云烟,飘散缭绕,和黄山著名景点“梦笔生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不由地感叹赞美,开玩笑地说:这神奇的景观,会不会是天宫山神专门为自己造就的。
导游自己编的故事,称为“玉玺峰”。说这是玉帝的玉玺,因织女下凡,玉帝气恼,用玉玺砸下,阻止织女和牛郎见面。所以,给玉玺峰的下面条石景观起名为“七夕桥”,另有一细长巨石山缝,导游起名为“太子门”。还有很多景点,都是导游自己起的名字,是否贴切另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山民,冥思苦想自发地为五猴山的山山水水取名、编故事,就很了不起!我们很佩服。
核心景点是“香炉峰”还是“玉玺峰”,都是当地人在不同的时期取的名。就我们而言,敬山神,“香炉峰”更形象具体,也更符合山区特点,而且,政府路旁的宣传牌,也介绍为“香炉峰”。
香炉峰是观看“二猴”、“三猴”的最佳位置。我攀岩登上巨石顶,向东北方向望去,“二猴”、“三猴”仿佛近在咫尺,仔细瞧瞧,“三猴”真的像是一只猴子,面部轮廓清晰,凝视着远方。这里也是风景最美的地方,深秋的山半边红,半边绿,层林尽染,不由人心旷神怡,恍如仙境。站在山顶,环顾四周,重峦叠嶂,群山逶迤,佛顶寨、抱儿山遥遥相对,一众底山皆匍匐于脚下,村庄、田畴、河流、道路一目了然。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快感,心胸豁然开朗,心情舒畅,我们对着群山大声呼喊:“五猴山,我们来啦!”
真是长在深山人不知啊!五猴山原生态的美景动人心弦,令人陶醉。想起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身临其境,才懂得当年欧阳修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和美妙。
一路风景如画。五猴山的险峻充满了野趣,滋养心灵。踏着人迹罕至的原始山,融入自然的山水,体会“天然去雕饰”的纯真,内心会充满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敬。
意犹未尽五猴山,春和景明探杜鹃。对了,五猴山有一种短尾猴,体长约60厘米,常栖息于海拔米以上的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带。希望下次再来五猴山,能有机缘见到五猴山上真正的猴。
摄影:束红梅
编辑:张凤兰
审核:李珊珊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