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少平和大多数年轻人面对爱情一样,都有着青春独有的羞涩与敏感,在高中时由于和“班花”郝红梅境遇相同所以两人惺惺相惜,后来两人分开,“初恋”的失败让少平在爱情方面得到成长。随后出生在大县城见多识广、敢爱敢恨的田晓霞走进了她的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彼此也相互倾心,在爱情的滋养下,少平高中毕业的少平先在村里开办的初中班教书,初中班解散后去了黄原城揽工,随后独自来到异地的煤矿当矿工,同时和田晓霞的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工作、感情生活不断地锻造着他,最后凭自己努力成为矿工组长的少平在晓霞意外死亡后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师娘惠英贴心的关怀让他在自己的感觉和外界的看法上左右为难,最后少平因为矿难而毁容,在养伤期间他进一步成熟;他拒绝了脱离苦难矿工生活、拒绝了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回到了矿区,回到惠英身边,完成了平凡而伟大的蜕变…
性格—渴望知识
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历现实生活的种种磨难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的性格在不断的捶打、锻造,最后成为一种力量。少平的性格就是这样,在求学过程中他是自卑而敏感的,因为家中贫寒,他吃不起欧洲馍也吃不起亚洲馍,只能吃那黑乎乎的非洲馍;他不和女生说话,躲避公众的目光,渴望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他内心深处也有一中莫名虚荣,后来他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得到了精神食粮,让他知道原西县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原来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渺小,自己现在的自卑是如此微不足道,他开始如痴如醉的在书的海洋中翱翔,不再自卑开始自信,当他拿着“两个黑兄弟”不再自卑,读书让他寻找到了未来的方向,知道人活着不单单是吃饱穿暖,他还有更高雅的灵魂、让他富有知识,拥有才情,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
这样,孙少平的形象就已经很圆满的了,除了他那令人遗憾扼腕的爱情,我们能从孙少平身上值得学习的人格精神太多了。这个中国80年代保尔式的人物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人,在繁华的都市,在每个自己敏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受很大挑战的时候,孙少平无疑将在他们心中闪耀着鼓励的光芒,在每个黑暗的夜里给他们点燃前进的火炬,照亮他们孤独的前进的灵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