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传承着古老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一个个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贵州个村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累计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传统村落被称为“民族的记忆”,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其特点是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藏在贵州深山之中的传统村落,如一幅幅绝美的山野村居图,正在绿水青山之间徐徐展开。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
文化传承的载体一座村落,就是一种风情。多民族聚集的贵州,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众多传统村落。数目繁多的古村落星罗棋布地点缀在群山之中,成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地。凯里市三棵树镇季刀苗寨分上下两寨,古树参天,建筑古朴,依山傍水,吊脚楼错落有致,古朴的韵味扑面而来。在寨子中心、房屋团团包围之中,有一处特别的建筑——百年粮仓。它共分为30个小间,以木柱为支架,悬建于半空之中,与居民的吊脚楼巧妙地融为一体。据记载,百年粮仓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当时,寨子里人口少,住房分散,粮仓也随各户修建。由于社会治安差,盗贼抢劫和火灾时有发生,粮食遭受严重损失,人们为之惶恐不安。在村寨长老的建议下,人们把粮仓都集中搬到这里,在四周修建住房防守,并安装了寨门。这样,既防火又防盗,粮食不再遭受损失。”季刀老人回忆粮仓最初的样子。“存粮放三四年都是好的。”村民潘胜德说,粮仓被祖辈视作传家宝一代代传下来,建造用材很厚实,至今不朽不腐。村寨传统风貌保存完整,民风民俗流传至今。百年古歌向世人传唱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以及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季刀可拍的东西很多,人文的、风景的。”在季刀游历的摄影爱好者张建说,季刀不仅保留传统村落的风貌,还传承了很多民族文化的珍宝。据了解,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有严格的门槛,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选址格局肌理保存较完整、传统建筑具有一定保护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良好、村落活态保护基础好等。不仅要求村落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而且还要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传统村落传承着古老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一个个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的村民在吹奏芦笙
文化旅游的支撑沉淀数百年的石梯步道,凝固千年时光的楠木林,这里是台江县登鲁村。到登鲁村,汽车可以直达寨门,但更多人喜欢绕道山腰,再拾梯而上,穿行在楠木林中,感受那历经时间洪流却一如当初的美妙意境。走进村寨,木屋建筑多是五柱三间或五柱两间的吊脚楼,建筑面积在80至平方米左右,实际占地面积却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足以让看出苗族先民的勤劳与智慧。村寨里随处可见石板步道,是人们出入山寨的通道,是人们用脚镌刻出的一页页无字史书,记载着悠悠岁月、风风雨雨……这里有国家级二级保护树种楠木、红豆杉等群居树种。经过有关专家鉴定,这些楠木还是非常名贵的金丝楠木。“登鲁村的楠木林大部分集中在这里,这一片大大小小不下两三万株,上千年的就有多株。”一位71岁的登鲁老人说,语气中有一丝骄傲。良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民族文化资源,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乡村,感受传统村落之美。年,登鲁苗寨的民宿接待点正式建成并对外营业,村寨渐渐被外界所知晓,一些写生的画家、游客慕名而来。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落各美其美,如雷山西江突出苗族文化、黎平肇兴突出侗族文化、从江岜沙突出树文化、丹寨石桥突出古法造纸技艺、台江长滩突出独木龙舟文化等。人们向往田园风光、诗意山水、农家美食,回归大自然、品味慢生活。乡村旅游成为多彩贵州的靓丽名片,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贵州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抓紧,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深入实施旅游扶贫九项工程和“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蹄疾步稳,成效显著。文化根脉的延续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传统村落正在悄无声息地消失,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些承载着乡愁的村落若干年后或许将难觅踪影。“我们这里都是木房子,所以要安消防箱,因为木房子一旦失火,那火势是没法控制的。每隔三十个房子必须有一个消防箱,30户到50户,要开辟一条防火线。”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一村民说。针对传统村落消防基础设施短板,贵州省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连续投入,每个传统村落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平均补助资金约万元,全省实现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此外,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在雷山县朗德村等村开展了27个传统村落电气防火监控云平台建设示范,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感与通讯等技术有机链接,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通过对电气过载用电农户实时断电,有效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10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出台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搭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交流研讨平台,举办了“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等活动;在传统村落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防改造、特色产业培育“五项工程”,促进传统村落美起来、强起来、富起来,遏制住传统村落消亡的势头。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是保护古老的民居、原始的风貌,绵延千百年的习俗、文化的精华同样需要延续和传承,村规民约承载着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共同构成了一个村落特有的属性。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郑洁
编辑马红梅
编审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