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苏州的名胜古迹中徜徉虎丘蓬莱海市

将近两点的时候,结束了在留园的游览,准备去虎丘。留园门前就有去虎丘的游1路,但几乎不停地走了多半天,让我感到有些疲劳,遂决定坐人力车去虎丘,一来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二来可以欣赏欣赏沿途风光。问了一下价,只要5元钱。要知道,夏秋季苏州有空调的公交车上车就是两元。诧异着坐上车,一边和车夫聊着,一边准备拿出相机拍一张坐人力车游苏州的照片。相机还没掏出来,车夫突然回头问:你是到虎丘售票处吗?我说:当然。车夫刹住车:那边修路呢,去不了。我知道车夫是后悔自己的价报低了,也不和他争犟,下车去等公交车。翻遍口袋和背包,最小面额的人民币是一张5元的。上车时问司机:没有零钱怎么办?司机说:等有人上车你自己收一下。从留园到虎丘只有3站,上车的人不到十个,而且个个都是刷卡付费,让我的“收费”计划彻底破产。结果我花了5元钱坐了一把2元钱的公交车,为苏州公交无偿捐献了3元人民币。

从虎丘南面的售票处到虎丘南门有很长一段路,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三间四柱牌楼,上悬“吴中第一山”匾额。透过牌楼,看到了被脚手架和防护网包裹的云岩寺塔,心里暗暗叫苦:好倒霉!赶上云岩寺塔维修。牌楼后面是一尊虎形巨鼎,基座上的篆书文字告诉我,这叫“周王子吴鼎”。

史料上记载,虎丘山在历史上确曾有过周王子吴鼎,但后来遗失。巨鼎的背后是一座石砌照壁,上书“海涌”两个金色大字。虎丘,原名“海涌山”。据传说,吴王阖闾死后葬于海涌山,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始有“虎丘”之名。从南门入虎丘要经过“海涌桥”。

海涌桥是一座修建于年的单拱石桥,环山河从桥下流过。该桥的看点,是桥栏上的12只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石雕小狮子。

以我的拙眼,这12只小狮子的雕工可以与颐和园十七孔桥、宛平卢沟桥的小狮子相媲美。环山河与山塘河相通,都是人工河,为时任苏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带领苏州人民所开挖;沿山塘河修筑的塘路就是今天的山塘街,也叫“白公堤”。

断梁殿是虎丘的二山门,建于元代,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全殿不采用金属构件,梁柱结合均采用竹钉或木钉,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是中国古建筑的宝贵遗产。因其脊椽为左右两段接合而成,俗称“断梁殿”。

殿内正梁上悬挂有“大吴胜壤”匾额。

出断梁殿左行,是依山坡而建的“拥翠山庄”。拥翠山庄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年),由清同治朝状元洪钧等人所倡导。与洪钧的才华相比,他和名妓赛金花的爱情故事更为有名。

拥翠山庄匾额上的“庄”字多出的那一点,据说为赛金花所点,意在抱怨自己在洪家有份无名,地位低下,是个多余的人。仔细看那多出的一点,更像女人的眼泪。和年第一次到虎丘时一样,这一次我也是在外面看了看,没走进山庄,山庄给我的印象仍旧是外墙上的龙、虎、豹、熊四个大字。

“憨憨泉”又叫海涌泉,在上山路的西侧,相传为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年—年)神僧憨憨所凿,有“井底泉眼潜通海”之说。

憨憨泉旁边是一座舫形戏台,上悬匾额“海不扬波”,一副对联为“花开月榭风亭下,炼句功深石补天”。舫多建在湖池之畔,建在山上实不多见,这或许是对虎丘曾为沧海的一种追忆吧。

走到这里,我突然记起,第一次来虎丘从山门径直走到了“千人石”,路西侧的山坡好像没上去过。

从路西拾阶而上,首先看到的是“问泉亭”。看旁边的介绍得知,我稀里糊涂从后面走进了拥翠山庄的第二层。问泉亭为四角小亭,三面敞开,面向东南方向的憨憨泉。

问泉亭西侧上方一轩,轩南北各接以小轩,整个形体状如小舟,取《水经注》“峰驻月驾”句意曰:月驾轩。轩内墙壁上嵌有清代文化大师钱大昕隶书“海涌峰”石碑,书风古朴。

由月驾轩向上,是拥翠山庄的主要建筑“灵澜精舍”。“灵澜”是美泉之意,自然指的是憨憨泉。

走进拥翠山庄稀里糊涂,什么时候走出来的也稀里糊涂,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冷香阁”的大门。

冷香阁的历史并不长,年由苏州富商发起修建,意在建造一处冬季赏景的去处。冷香阁周边遍植红梅、绿梅,冬季美景可想而知。

冷香阁北面有一处清泉,号称“天下第三泉”,相传为“茶圣”陆羽寓居虎丘时所掘,因此也叫“陆羽井”,还称“观音泉”。以陆羽寓居虎丘的时间来推断,他的《茶经》就应该完成在苏州地区。

“古石观音殿”与冷香阁的院落相连,在冷香阁的东北方向。站在观音殿前,虎丘景区的核心部分“千人石”、白莲池尽收眼底。千人石属沉积岩结构,是一块巨大的天然盘石,位于虎丘山的中心区域,面积应该在平方米左右。

千人石北侧石壁上有“千人坐”、“生公讲台”、“虎丘”等多处石刻。

这里所说的“生公”,是晋代高僧竺道生。相传,竺道生曾经在千人石讲经,颇受欢迎,听众超过千人,千人石之名也由此而得。

关于千人石名字的来历,还有夫差杀害为其父阖闾筑墓的一千多工匠以保守秘密的传说。但这个说法过于血腥,与虎丘的主旋律不太契合,还是不予采信为好。唐陆广微《吴地记》载“池(剑池)边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

可见,至少在唐代已经认可了“坐千人”而不是“杀千人”的说法。

千人石东北角凹陷处积水成池,池中生长有白莲,故称“白莲池”。池中心有石兀立,上镌“点头”二字。传说中,竺道生讲经不仅让信众叹服,也让白莲池中的这块顽石频频点头。于是,这块石头就有了“点头石”的名字。

千人坐石刻旁边,是“二仙亭”。二仙亭通体为花岗岩建造,故又称“石亭”,始建于宋代,现存的亭子为清嘉庆年间重建。亭内立有两块石碑,分别绘有道家神仙吕洞宾和陈抟画像。据说,两位神仙曾经在亭内下棋。二仙亭右侧是虎丘的标志性石刻“虎丘剑池”。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之子颜頵所书,当时为避唐高祖李渊父李虎的名讳,故意把“虎”字写成了“五”。唐以后,又有人把“五”字改回了“虎”,因此也就有了“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

尽管9月中旬并不是旅游旺季,但由于在“虎丘剑池”石刻旁留影的人比较集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摩擦也就在所难免。一个旅行团的几个大妈级游客对一个小女孩出言不逊,招致小女孩父亲的强力反击,好在大妈们及时控制了情绪,才没让事态进一步扩大。大妈们很快烟消云散,继续快乐地游历,但小女孩父女俩儿却被彻底破坏了心情,躲到“可中亭”里,一个满面泪花,一个余怒未消。当时我就想,大妈们固然不对,可小女孩爸爸的反应也有些过激,过激的结果是既伤害了别人,也让自己冲上了愤怒的高点,不能自拔。

因为有不愉快的父女俩儿在可中亭里发大闷,我不便过去拍照,只能远远地迅速拍了一张,结果把亭子的柱子拍歪了。这小小的可中亭也是有故事的。相传南朝宋文帝曾在虎丘聚僧舍食,但已经过了中午,按佛门戒律,过了中午就不能吃饭了,众僧都很为难。宋文帝见状曰:“始可中耳。”意思是说,现在刚好是中午。皇帝是金口玉牙,皇帝说是中午,那应该不会有错,于是众僧开始大快朵颐。可中亭由此得名。

转过“别有洞天”月亮门,就是大名鼎鼎的“剑池”,也就是传说中夫差埋葬父亲阖闾和柄宝剑的地方。

剑池不是很大,40多米长,水深6米左右,南宽北窄,形似一把利剑,水深幽幽,神秘莫测。池壁上镌有多处摩崖石刻,应该是中国名胜古迹中,单位面积里石刻密度最大的景点。

在这些石刻中,以“风壑云泉”和“剑池”最为醒目,也最为著名。前者相传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书,后者据说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手笔。由于有阖闾墓随葬有大量珍宝和柄宝剑的传说,秦始皇、楚霸王项羽、东吴孙权都曾慕名率人来此挖掘寻宝,但都一无所获。新中国成立后,曾两次抽干剑池水清淤,确曾发现神秘洞穴和疑似墓道,也证实剑池绝非天然形成,但经综合考虑,并未进一步挖掘。架在剑池上的桥叫“双井桥”,名字来自桥面上的两个井孔,当年寺僧就是通过这两个井孔从剑池里汲水。

双井桥的另一端是“致爽阁”,这里是虎丘山的最高点。致爽阁最初命名为“海涌阁”,到年完工时正值深秋,登临者被秋风吹拂,心胸为之一爽,遂改名为致爽阁。

沿着剑池上面的石阶向上,走进“入解脱门”,就是云岩寺和云岩寺塔。

正在维修中的云岩寺塔被捂的严严实实,连偷窥的缝隙都没有。大老远来虎丘,没看到云岩寺塔,实在是太大的遗憾。要知道,云岩寺塔是虎丘许多景观的背景或远景,没有它的陪衬,虎丘的景色打了不少折扣。没看到塔,索性也不看寺了。最早知道云岩寺,还是在香港电影《三笑》里,电影中的一句歌词“到虎丘,拜一拜呀,云呀云岩神,再转东亭。”让我第一次把虎丘和云岩寺联系在了一起。虎丘的后山比前山陡峭,因此才有了“十八折”的下山路。虎丘山虽不高,但十八折下来,仍旧是两鬓见汗、气喘吁吁。十八折共分五层,在第三层建有“玉兰山房”。

玉兰山房是虎丘后山的主要建筑,因周围广植玉兰而得名。记忆中,我这个东北人好像还没实地看过盛开的玉兰花,这个遗憾在有生之年一定找机会弥补上。

山脚下是“小武当”,这是一座三门四柱石牌坊,上有匾额“吴分楚胜”。开始不明白匾额的意思,请教旁边一位老者,才知道匾额是“在吴地分享楚国名胜(武当山在当时的楚国)之意”。

横跨在虎丘后山环山河上的是一座新建三孔石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就是缺少一些沧桑感。

虎丘的北门是新建的,大门紧闭,并没有纳客。大门面向虎丘山的一面檐下悬有一块“吴天蓬朗”的匾额,前两个字好理解,后两个字不明就里。

北门的东侧,是一座新建的园林—“一榭园”。

虽然是新建,但清代乾嘉时期在大致同一区域确实存在过一座园林,先称“一榭园”,后又改称“忆潇园”。重建一榭园,意在重现历史名园的风采,并为相对空旷的虎丘北部增添新的景观。

新一榭园给我的印象不错,园区规划的很有气魄,营造的也很认真。现在唯一缺少的是时间的积淀,当那些人为的痕迹逐渐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的时候,一榭园也就被赋予了灵魂。

从一榭园返回虎丘南门,我选择了先沿虎丘山东麓绕山而行,然后折向西,瞎蒙乱撞,走进了“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是年建成开放的一座仿古建筑园林,为荟萃苏派盆景精华的专业盆景园,当年放置在留园的许多盆景精品都移放到了这里。

我对盆景没有太大的兴趣,总觉得这类艺术太过矫揉造作,名为师法自然,实为摧残自然。

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穿过了万景山庄,来到虎丘前山的环山河边。

由于在看“虎丘剑池”石刻时人比较多,没有拍到石刻的完整图片,看看天色还早,决定再去一趟千人石。

走过真娘墓的时候,差点闹了笑话。因为繁体的娘字和嬛字有些相像,看到“古真孃墓”的刻石时,我竟然在心里惊诧道:呀!这里咋还有甄嬛墓啊?!定睛细看碑文,才知道那是“真娘”,不是什么“甄嬛”。多亏是一个人旅行,都是内心独白,否则和同伴分享,还不让人家笑掉大牙。真娘是唐代吴中名妓,是与钱塘苏小小类似的人物,生时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身后却被大张旗鼓地追思纪念。

拍完“虎丘剑池”石刻,又去看了旁边山坡上的“孙武子亭”。

在亭前首先想到的是那两个在这里香消玉殒的吴王宠妃,进而想到拥翠山庄的赛金花和刚刚凭吊过的真娘,不禁感叹: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的角色总是那么悲惨—用之如宝器,弃之如敝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