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
-07-:58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帐号 年7月,红医院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遵义市红医院为患者及家属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标准化建设”夯实党建基石 医院要发展,必须建强堡垒,标准化推进党的建设。年党支部成立时,只有3名党员,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医院已有党员18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入党申请人10名。 组织体系化。实行党组织书记、院长分设,通过优中选优,选配党性强、作风正、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支委委员;党支部充分发挥院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3名党员成立一个党小组,设立门诊综合党小组和三个病区党小组,施行分区包保制,每名党员“一带多”与普通职工“结对互助”“点对点”对患者开展服务,实现党员与普通职工共同进步、医护人员与患者和谐相处。通过党建带团建创建“青年文明号”、党建带工建创建“医院”、党建带妇建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三创”,增强职业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打造“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和“妇女之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加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 管理制度化。严格落实党支部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章程,由党支部牵头制定了党建工作三年规划,拟定了党建年度工作计划、意识形态工作计划、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计划,完善了重大事项报告、议事决策、“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党费收缴、主题党日等党建工作制度,结合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每月由党支部组织对相关科室执行情况进行随机督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督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阵地功能化。布局完善党建办、党建文化长廊、红色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党小组活动室、群团活动室“一办两廊四室”阵地,推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开展“党员轮流上党课”活动,推进“学习强国”APP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抓实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党员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计划性培养”激发队伍活力 专业人才紧缺、党员队伍不强,医院队伍建设面临的难题。上世纪90年代中叶,医院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到年重新开诊时,医院仅有1名精神科医生。 未破解难题,医院采取以下措施。 实施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全员培训工作,确保党性培养全覆盖;推进党员责任岗、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岗“三岗”创建活动,把党员培养与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直接挂钩;开展“亮身份、比学习,亮承诺、比作为,亮服务、比担当”“三亮三比”活动,激励党员率先垂范、争先创优。 实施人才提升计划。以请进来培训、送出去培养等方式,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开展“双培养”工程,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一批党员骨干已经成长为中层干部。 目前,医院已有医护人员56人,其中研究生4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成为遵义市县级最强的精神病专科诊疗团队。近五年来,47人次获市区两级优秀医生、优秀护士、优秀公共卫生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网络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医院现有住院患者人,管理辖区在册严重精神病患者名。全面推开“用心·温馨”品牌创建。通过工作流程化、管理网格化、服务人性化“3化同步”,围绕让患者吃得舒心、穿得暖心、住得安心、治得精心,从而实现家属省心、社会放心“6心目标”,开展热心、细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为主要内容的“5心服务”,形成全院、全员、全程、全天候服务的“”党务院务一体化工作体系。配套实施“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家属亲情日、科普宣传日和职工关怀日,对住院患者日常管理必须做到个人卫生常督促、诊疗方案常优化、按时服药常观察、膳食平衡常 探索以“1+1+1+N”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分片包干制,以“1名党员+1名医师+1名社区管理员+多名乡村医生或社区医生”的路径,对全区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排查、诊断复核、管理及服务。去年以来,医院党员干部共计到辖区开展随访、排查次,有效提升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现率、治疗率、规范管理率,降低了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发生率。 在医院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作为中央补助地方严重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执行单位,医院荣获全国“杰出精神科医师星火燎原奖”,并在遵义市实现“四个率先”:率先建立初具规模的公益医院、率先对辖区精神病患者开展免费服药制度、率先对辖区精神病患者进行网格化管理、率先在疫情期间实施全封闭管理。 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编辑 孙蕙
编审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