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我国传统绘画题材,深受人民喜爱,梅花的精、气、神对我们的自身修养有很大的启发!艺术大师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开创了海派绘画艺术,影响巨大,吴昌硕的梅花绘画铁骨铮铮,气质非凡。
吴昌硕梅花图艺术大师吴昌硕出身书香门第,8岁能作骈句,10岁可持刀奏石,后来家道败落,便发奋读书,中了秀才,因喜欢文艺,如金石、书法、绘画等,决然放弃功名,不再参加科举考试。29岁居苏州,结识诸多海派艺术名家,阅历了大量名人墨迹,艺事大进。50岁以后,在乡人的举荐下,做了一月有余的江苏安东县令,不入官场套路,性情不容,后学五柳先生,弃官挂印而去。
吴昌硕说自己“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但事实上他学画在而立之后。之所以如此说来,只是对自己的早期作品不甚满意而已。其实也是客观评价。他的优秀作品多为后30年所作,恰如他画的老梅,大器晚成。
吴昌硕的画以泼墨花卉和蔬果为主要题材,兼顾人物山水。他的作品公认为“重、拙、大。用笔沉着有力,没有浮滑轻飘之意,是为重;自然无巧却无斧斫之痕,稚气洋溢,天真一派,是为拙;气势磅礴,浑然大家,是为大。吴昌硕常说“苦铁画气不画形”,要做到不刻意追求外表形似,应该追求内在的美。看似漂亮的东西并不一定很美,而美的东西也未必有华丽的外表。
吴昌硕勾勒画法梅花吴昌硕画得最多的是梅花。宋代以后,画梅大家代有人出,如王冕、陈宪章、金农、汪土慎等,他们所画梅花各具特色,极尽梅花的清韵、艳丽、傲然、孤绝,寄托了画家的精气神。吴昌硕要想超过前辈,就必须另辟蹊径,写出个性,画出特色。经过多年的苦练,加上他的艺术禀赋和后天的积累,他终于做到了。特别是吴昌硕画的老梅,更有独到之处,而且将老梅的铮铮铁骨与清香欲放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视觉效果,有一种唤春归来、挣破严冬牢笼的感觉。无论是《梅石图》、《梅花图),还是《梅兰》、《红梅》等,无不如是。
吴昌硕梅石图吴昌硕画梅少有全树,也非千枝万蕊,他总是把环境和气氛省略到不能再添置一笔,有如特写镜头,既细致,又逼真,得梅花之真性灵,简直是划金刻石的杰作。
《梅石图)等多作于吴昌硕古稀之年,而且不止一幅。其中一幅作于75岁。以梅为主,石为客,二者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似分却不离,离合都在法度之中。他善于运用篆笔手法,表现疏阔纵放、气势捭阖的大境界,线条功力异常深厚。点点梅花,疏密有致,各色形态,极富节奏之变。那些焦墨枯笔,顺来逆去,浑然天成。枝丫纵横,曲中求直,苍劲至极。梅花以焦墨圈勾,精细而怒张,仿佛想要从枝上挣脱,凌空而去。观者仿佛置身于月色轻笼、花影横斜的意境之中。并有诗曰:“梅溪水平桥,乌山睡初醒。月明乱峰西,有客泛孤艇。除却数卷书,尽载梅花影。”
吴昌硕《松竹梅石》图中国绘画讲究诗、书、画、印珠联璧合,互补其境,令人悠然忘返,题有此诗的《梅石图》、《梅花图)有多幅,件件不同,各有布秋。但总的来说,都给人以大巧若拙的苍劲之力,内在的美在每个读者心中油然而生。这些争奇斗妍的梅花图,充分体现了吴昌硕的爱梅情结和梅之精神。
面对如此传神之笔、发乎天地之情,谁不为之感染?吴昌硕所题诗文,有精短故事,也有难忘细节,甚至置有悬念,一曲三折,生动有趣,耐人寻味。不论是诗是文,无不精神饱满,文气盎然,想象丰富,读来酣畅淋漓,充分体现了吴昌硕的旧学功底、文学涵养和艺术才华,这也是后人学习书画欲有成就,必须学习拥有的文化功底!
吴昌硕《梅石》图吴昌硕《红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