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闷热的三伏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寻梅、探梅、咏梅”给这个夏天带来一丝清凉。
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首,与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无惧严寒,开百花之首,独天下二春。中国考古人员在河南裴李岗遗址中发现的梅核。说明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梅了。可见梅花是中国古老的花之一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梅花以坚强、高洁、谦虚等品格,一直是文人墨客爱戴的。
古人是如何赏梅呢?
精神文明的产物:从食梅到赏梅是物质文明升华到精神文明的产物
内容丰富:色、香、形、韵、时
赏梅的开始:赏梅是精神文明的产物
梅最早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时候是作为食物出现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把梅子当作果实来吃。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这里的“嘉卉”便是梅花,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慢慢开始赏梅了。
到了唐朝,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足起来,人们的也开始从物质享受升华到精神享受,咏梅活动也渐渐升温。上到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会梅花热爱起来。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咏梅绝句。梅花对于每个人的吸引力不同,所以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咏梅的作品。
赏梅形式多样:地栽、盆栽、切花
电视剧《甄嬛传》里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赏梅方式。首先皇帝与甄嬛初识在倚梅园,倚梅园里的梅花都是以地栽的形式供欣赏的。
在皇帝与甄嬛相识的这一集里,皇帝与后宫众人相聚一起过年节,华妃装扮的场地,用了盆栽的红梅,让皇帝触景生情去了倚梅园。古人赏梅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盆栽。
梅花盆栽切花:雪天,纯常在折了许多红梅给甄嬛,甄嬛用白瓷瓶插起来,此时,甄嬛的桌子上还插了白梅。可见,这也是古人赏梅的方式。李清照的《清平乐·年年雪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也提及了瓶插梅花的乐趣。
内容丰富:踏雪寻梅,清香萦绕
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古人赏梅、咏梅也多以红梅、白梅为主。古人写梅,很多时候都用雪来衬托梅,也是为了突出红梅傲霜斗雪的品格。宋代王十朋的红梅就是典型的例子。“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宋朝的卢梅坡的《雪梅》更是将梅与雪写的富有韵味。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和梅是天然的最佳搭配,白雪映红梅,白雪衬白梅。清丽脱俗,富有韵味。
有雪无梅不精神闻梅香,幽香清远,沁人心脾梅花的香,为人墨客称为暗香,梅花的香不浓郁,清香萦绕,清逸优雅。文人墨客多以“闻香识梅”。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柳宗元的“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痴王冕的《白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诗人写梅,离不开梅香。
阵阵梅香,独得诗人恩宠。
梅以形势为第一
苏轼的《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写梅花有冰仙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姿。梅花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枝条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有种饱经沧桑却威武不屈之美。
宋朝的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写出了梅花“歪斜,屈曲”的姿态。
纳兰容若的《眼儿媚·咏梅》写出了梅花的色泽、娇美姿态,疏影形貌。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梅韵四贵
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苏轼《定风波红梅》中“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写到了梅韵四贵的“贵瘦不贵肥”。而他的《和秦太虚梅花》中“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写到了斜梅更好。宋朝杨万里的“斜枝饱风雪,疏花淡水玉”则写出了梅花“贵稀不贵密”。
赏梅要趁早,花是将开未开好
李清照的《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中“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提到“探梅”,探梅不宜过早,过早含苞未放,过晚落英缤纷,所以探梅多在惊蛰”时分。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一种不求人夸,只愿留香在人间的美德。更是梅花不谄媚的高尚情操。许多文人墨客为题,托物言志,自喻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余味悠长:尝梅、赏梅、咏梅、画梅
尝梅
梅最早出现的时候就是已供人食用的,它可以是水果,可以是蜜饯,可以是调味品。早在三国时期,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
赏梅
春秋时期人们便开始赏梅了,“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赏梅不仅要看时间,还要看地点。在“微雪、月下、水畔、山边”赏梅更有诗情画意。
月下逢雪晴,山边水畔,独自赏梅,这是生活的享受,更是人生的乐趣。
咏梅
唐朝开始,咏梅活动开始升温,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咏梅的诗人,像杜甫、李商隐等也出了许多咏梅的诗作。到了宋元时期咏梅到了鼎盛时期,这时期一共留下了多首梅花题材的诗作。梅花以其高洁的品质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深得人们喜爱。直至现在,梅花依然为人们所喜爱。
画梅
梅入画,始于南北朝,北宋僧人仲仁开创了墨梅画法。说起画梅,不得不说元朝的王冕,王冕可以说是梅痴了,他爱梅、咏梅、画梅。他的墨梅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茶
梅花入茶,早在南宋时期便有了花茶,明高濂写有暗香汤,说的就是梅花茶,清朝乾隆皇帝喜欢“三清茶”,三清:梅花、松子、佛手三者为三清。乾隆御题的三清茶诗碗留存至今。上曰“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也有用雪水泡梅花的。梅花清香,品一壶梅花茶,谈一下梦和远方,别有一番韵味。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粥
“梅英落,静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
总结篇
梅花是花中君子,“独天下而春”深受人们喜爱,人们托物言志,多以梅花的高洁、坚强、清廉来明志,梅花,能受得住严寒,耐得住寂寞。在这炎炎夏日,不妨跟随古人赏一下梅花,感受一下凉从心生。也能在这三伏天守住心底那份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