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元宵节,虽然昨天下了一场大雪,气温又降,但今天总算放晴了。外面锣鼓阵阵,爆竹声声,秧歌队队,人们披着节日的盛装,欢度着佳节的喜悅。我却莫名地由元宵节想到了古代写元宵节最著名的词作《生查子元夕》,由《生查子元夕》想到了它的作者朱淑真,由朱淑真又想到了与她命运相似的才女李清照、上官婉儿。朱淑真朱淑真(约—约),南宋初期女诗人,中国古代最耀眼的女作家之一。自号“幽栖居士”,浙江海宁人(一说钱塘人)。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自幼聪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与一文法小吏,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据说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全部焚毁。如今传世的《断肠集》、《断肠词》、《璇玑图记》,乃是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诗、词、画收集编辑而成。朱淑真的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人称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性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生查子元夕》流传盛广,是朱淑真早期的作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词义浅白易懂,写一个少女与情人约会;按当时的说法,就是邀人私奔。朱淑真在当时就颇受“争议”,被卫道者诬为“不贞”,但被广大市民所激赏,誉为“多情才女和美女”。朱淑真的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代表作有《梅竹图》等。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藏书甚富,为她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年,丈夫赵明诚逃难途中,不幸染疾,卒于建康(今南京市)。最让李清照痛苦的是,颠沛流离中,她独自无法保护所带的数量庞大的文物、书画,于是不断散失、被盗。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她陷入百般伤痛、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李清照提出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于是又身陷囹圄。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的意志并未消沉。年,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大约在年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约71岁。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生前有自辑《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也有一词抒写“元宵节”――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是作者晚年的词作,述说在元宵节日,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到外面游玩,宁肯呆在家里听人家的笑语;十分深沉地反映了她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悲凉心境。同朱淑真一样,李清照的词作在当时就受到卫道者恶毒攻击:“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但是乌云遮不住太阳,随着时间的延续,李清照更加光芒万丈,照耀后人,且为人们所深深喜爱!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14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李显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谏言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公元年6月,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7月21日,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率禁军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朝邑尉)观看,以证明自己站在李唐宗室一边。刘幽求拿着遗诏请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最终杀死了上官婉儿。李隆基杀死上官婉儿后,太平公主非常哀伤;不久李隆基本人也感到很后悔。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于翌年7月,奏上复封上官婉儿为昭容,谥号惠文。开元初年(),唐玄宗李隆基下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诗文,辑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20卷,诏燕国公张说作序,惜已散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32首。上官婉儿才思敏捷,常常代替皇帝、帝后、长宁、安乐公主同时赋诗,且能达到“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她的诗歌创作,既有对“上官体”形式技巧的继承,更在诗歌的题材范围、抒情特征及格调气度等方面对此前的宫廷诗大大超越,从而为诗歌从初唐宫廷诗的歌功颂德、绮错婉媚迈向波澜壮阔、尽善尽美的盛唐之音,跨出了重要一步。绝代美女上官婉儿去世后,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譬如“红梅妆”。据说武则天时,上官婉儿因为忤逆旨意,触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为了遮掩黥迹,上官婉儿饰以红梅。未曾想这种“点缀”使她更加漂亮动人起来,当时乃至后代妇女竞相模仿。作为一代诗坛领袖,又是宫廷诗人,上官婉儿一定写过不少的关于“元宵节”的应制诗歌,可惜竟不传一。人们研究上官婉儿的诗作,总要提及她的《彩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诗歌以景托情,借景抒情,曲尽缠绵,乃是宫廷诗歌中难得一见的深情。才华不让须眉!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几乎是绝无仅有。但正如一切的才子佳人都要被冠上绯闻,才解某些人的心头之嫉一样,“绝代才女+绝代美女”的上官婉儿同样未能幸免。五代时,刘昫就第一个在他的《旧唐书》里,“莫许有”地说上官婉儿私通武三思、崔湜。有了刘昫的滥觞,后代的浅薄文人争相传诵,越传越神,直至神乎其神。然而,无论卫道者们如何诋毁上官婉儿,这位“美女作家”在当时就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在后代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却是不争的事实,绝不会以一小撮人的意志为转移!.2.14后记:三位古代才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在此重絮她们的生平事迹,并非班门弄斧也,实在是寄以深深的哀悼!.2.1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