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又迟(~),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笔墨》执行主编。
纪念我的朋友迟斋
文/吴沌生
迟斋离开我们快一年了。
一年来,几次敲键盘,终不能成文。
迟斋是我为数不多、能谈至深处的朋友,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对于艺术的认知,能彼此共鸣和相互促进。
我和迟斋的交往缘于吕三在西湖画会的展览。年10月,我在满觉陇给吕三做了个“好日子”展览,此后吕三把展览联系群扩大,改名“好日子群”,迟斋也在这个群里。
群里加了朋友,相互交流并不多,只是看他的朋友圈少量的画作,尽管那时还比较写实,但那种高格和儒雅含在画面里。看了他的画就喜欢,相聊也投缘,自然而然就交起了朋友。
冲虚观殿皆古梅50×25?
春到南园50×24
年我移居桐庐,清淡的生活,闲不住的个性,又萌生做事的冲动。这一年,怀一、汪为新和金心明的展览和《笔墨》丛书的编辑正式启动,因有迟斋的支持,我信心倍增。我们分工合作,一起推进。在怀一老师装帧设计的支持下,该画展的作品集以《笔墨》丛书的形式出版了,这样就有了《笔墨》第一辑。几乎近一年的艰辛,在浙江美术馆“山海经”三人展开展前的时刻,在《笔墨》送达现场,闻到油墨清香,看到图文清朗的那一刻,多少个未眠之夜的辛苦,瞬间释怀,觉得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喜极而泣。
此后,我们交往渐多,互邀游玩。我们一起到了虎丘、诸葛八卦村、桐江阆仙洞。苏州的面,文庙的古玩,东山的白玉枇杷、兰溪的鸡子馃,游埠的早茶,桐江的鱼,白云源的瀑……彼此的友情,云淡风轻中,不经意间蔓延。
高标逸韵50×24
更值满枝开50×25
《笔墨》第二辑成书时间颇长。年我们去了西安采访邢庆仁老师,受到邢老师与七社朋友的热情接待。七社邀我们夜宵,大家喝得酩酊相扶而归。迟斋豪迈的一面让大家印象深刻。
在邢老师的画室,周红艺、高昀一起参与访谈。话题打开了,访谈轻松愉悦,邢老师的说话大体能听懂,本地的方言音有独特的味道,我们有时候在杭州也学邢老师的说话,“好(皓音)得很(恨音)”,大家相视而笑。
这次访谈持续一个下午,内容很充实。红艺很热心,安排了西安的朋友把他转换成文字,发给我,我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