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兰县隆源村扶贫车间编织忙,妇女巧手织

白癜风治疗援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立体精美的花瓶摆件、红彤彤的中国结、花样繁多且实用的抽纸盒...在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的扶贫车间里,展示架上的各类手工制品琳琅满目,一旁的移民妇女手工编织正忙。

(左一为景红梅)

这位认真编织工艺品的手艺人名叫景红梅,一根细线、一把五颜六色的塑料珠,在她的巧手下,须臾几小时间就能变为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蕾。得益于隆源村新建的扶贫车间项目,半年前赋闲在家的她通过自学手工艺品编织技能,成为了景红梅巧绣梅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由起初的不熟练到如今的车间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景红梅正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增加着收入,也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带动隆源村20余位“巧手姐妹”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刚开始不会编,就在我家跟着我学,学着学着会了,他们就在家里自己做,抽纸盒、金钱树、花瓶、福字挂件什么都有。在这里挣个零花钱挺好的。”景红梅介绍。

南梁台子隆源村是远近闻名的移民村,由大山搬至新居,新生活的开启仍需要村民们的踏实苦干和不懈奋斗。这也导致有劳动能力的移民大多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中老年女性因劳动能力渐弱却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为此,隆源村立足于实际,在村头建起扶贫车间,办起手工编织合作社,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这一创新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本村爱好手工编织和刺绣的留守妇女居家创业。

提到村上发展的手工编织合作社,今年63岁的贺国秀赞不绝口,“我们先学着编抽纸盒,再学着编玫瑰花,还有金钱树,慢慢学,一边编织还可以一起聊聊天,很高兴。”

结合传统手工编织技艺,依托村级党组织打造的扶贫阵地,隆源村将发展手工编织业作为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多元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以一带多”的形式,辐射带动本村手工编织、刺绣等扶贫事业的发展,也让留守家庭的移民妇女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巧手脱贫”。

“基本上现在只要做出来的产品都已经销售出去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带动农村妇女的就业,组织他们学一门手艺,增加村民的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南梁台子隆源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生红说。

一件件精美的编织工艺品虽小,连接的却是一个个妇女心中幸福的小康梦想。现如今隆源村逐步形成的手工编织合作社,正带动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妇女们用自己的“巧手”开辟出更加宽广的致富之路,去拥抱未来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后期我们想着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吸纳更多在家的妇女能参与加入到合作社当中来,在学手艺的同时也能增加收入。后期我们就通过扶贫消费日等活动,把产品带到消费扶贫现场去,拓宽销路,增加收入。

——南梁台子隆源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生红

记者:徐嘉艺张海艳

编辑:苗苗

责编:苗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