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梅盛开,超山春色上线啦来社科普及基地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正是赏花好时节红梅已唱响超山梅花的“主旋律”探梅路成为当季“最美景观路”

如果红梅还没看够

那不如去区社科普及基地吴昌硕纪念园

看看大师极具创新的美学创作

与令人景仰的艺术宝藏

与国画大师来一次穿越的梅海之旅吧

▲吴昌硕像

吴昌硕(~),是晚清最后一位,也是现代最初的一位中国画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为一位大器晚成的花卉画家,他把文人画的优秀传统和写实的陆军画风格相融合,以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诗文修养入画,创造了独特的古拙、雄健的风格。

吴昌硕酷爱超山梅花,曾留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到花前倾一杯。”的千古佳话。梅花是吴昌硕画得最多的一个题材。

▲梅花蒲石图轴年

吴昌硕59岁时作。此图写梅花、蒲草、石头三样东西。图中部置一盆蒲草,蒲草右上侧是一盆盛开的梅花,梅枝老干粗壮,苍劲朴茂,郁勃怒张。蒲草前面是一方用浓墨和花青画出的奇石。此幅具有古朴、醇厚的美感。图下部题词曰:“写毕自视,颇有郁勃纵横气象,惜不能起孟皋老人观之。”

▲清供图轴年

吴昌硕80岁时作。在画幅上,画家画了腊梅、石榴、高脚瓷盘三样东西。图的中下部,用淡墨画出瓷盘,盘中盛满石榴。在瓷盘的前下方又画带枝叶的石榴两个,绽开的子粒,鲜艳夺目。瓷盘后面,挺立着几枝盛开的腊梅,婷婷妍丽,卓尔不群,寄蕴着一种孤高、奇崛的性格。梅枝、石榴的枝条和叶用浓墨,凝重用力。石榴子粒用洋红点出,梅花著淡黄,间杂淡红,用色极富层次感。题词曰:“你是北平张孟皋,有此本设色古逸,笔意直接宋元,真奇品也。兹背临其意于沪上禅甓轩。”

▲墨梅图年

系吴昌硕36岁时作。用飞白笔法画梅,用笔有力度。任情自由挥洒,笔飞墨舞,寥寥数笔,画出梅花潇洒疏影,给人以清新、洒脱的感受。与晚年成熟作品相比,略嫌粗疏,然从其用笔的力度和挥洒的生动看,仍属佳作。

▲梅花图年

吴昌硕44岁时作。梅枝由图右下出枝,蜿蜓向图左上伸展,复又向右下倾斜。淡墨写梅,清淡朦胧,画面仿佛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题诗云:“只管和烟和月写,不知是雪是梅花。”题诗表明画家在创作时那种物我两忘的神态。

▲梅花蔬果图年

吴昌硕55岁时作。此图把梅花和蔬果画在一起。图左侧凌空画梅花数株,一枝长条向图右延伸,梅枝下,画有三棵白菜,略陈斜势布置,近旁缀以几只芋头。雅俗相谐,相得益彰。左侧两行题跋曰:“拟孟皋而忽似清湘。所谓取法乎中,翻得乎上者也。”说明广泛吸收而又自出己意的精神。

▲红梅.6cm*95.2cm年

▲绿梅通景屏年

吴昌硕73岁时作。此图气势宏伟(.5cm*40cm)。如题诗所云:“卅年学画梅,颇具吃墨量。醉来气亦粗,吐向苔纸上。”主干自右下至左上,斜贯四扇屏,屈铁沉凝,联成一气。四根粗枝,或直或斜。另有数根长枝,或横卧,或作自右上至左下的斜势。梅枝劲挺有势,透出一股粗豪之气。枝条纵横交错,互相呼应。花瓣遍布梅枝,圈圈点点,充满生机。

▲古雪图横披年

吴昌硕75岁时作。此图气势宏大。构图右实左虚。一根巨干矗立在图的右侧,冲破两面,朵朵梅花,密集于图右上。几根粗枝,有的直立,有的呈斜势,由右上垂至左下的底部,显出无限的气势。梅枝上稀疏的梅花与图右上的梅花互相呼应。梅枝后面,以淡墨擦出两方巨三石,益显梅枝之劲挺和粗豪。

▲墨梅年

吴昌硕60岁时作。此图是应日本友人滑川先生之求而作的。滑川先生出于对吴昌硕的崇敬,赠以日本古名刀一口,求墨梅一幅。当时正是名帝国主义国家疯狂侵略我国,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吴昌硕以愤激的心情作画,把老梅倔强不屈的虬干画成怒龙冲霄之势,笔走龙蛇,风云满纸,并题以慷慨诗句:“......宝刀入手行当歌,谪仙少陵今谁何?每思踏天持刀?,报国报恩无蹉跎。惜哉秋鬓横皤皤,雄心只对梅花哦。一枝持赠双滂沱,挥毫落纸如探戈。”

▲墨梅.1cm*40.2cm年

▲梅花月影图轴年

吴昌硕60岁时作。月色轻胧,梅枝横斜。题诗曰:“梅溪水平桥,乌山睡初醒。月明乱峰西,有客泛孤艇。除却数卷书,尽载梅花影。”诗与画面所形成的意境相契合。

▲怪石老梅花卉屏之一年

吴昌硕画梅常伴以怪石,他认为“石得梅益奇,梅得石而愈清”。在这幅图中,右侧一方高耸的奇石,左侧也是一方用淡赭石擦出的高不见顶的奇石。两枝老梅分布在两块奇石旁。右侧的一枝,粗壮的枝干横卧在岩石旁,枝条向上伸展。左侧的一枝长在岩石上,枝干坚瘦挺拔,与背后高不见顶的岩石相一致。右上侧题诗曰:“怪石饿虎蹲,老梅瘦蛟立。空林吾独来,大雪压孤笠。”情景交融,诗画相得益彰。

部分内容来源:超山风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