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城宋代成都之十三宋代青城山的道观

文/唐建

供图/白郎唐建邓平模

作为道教发祥地之一,一直以来青城山在道教文化中是公认的“神仙都会之府”,宋代是其昌盛期,上清、灵宝、天师、北帝、太乙、神霄、清微、净明、金丹各道派均与这座名山产生了联系,甚至“全真七子”之一马钰的内丹法也传入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排斥佛教,尊奉道教为国教,受此影响,青城山蒸蒸日上,此后的南宋时期,青城山的道观规模达到鼎盛。

▌青城山烛光白郎摄

宋代青城山胜概

宋代青城山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地理概念。狭义的概念偶见于图画中的文字标识,指今人所说的青城前山。广义的概念在文献中较常见,区域覆盖了青城前山以及今人所称的青城后山、青城外山。宋人笔下的“大面山”、“天仓山”、“天国山”、“罗家山”,均坐落于青城外山。那一时期,各地前来青城山求道或修仙的高道甚多,如陕西终南山著名道士谭峭、金丹派南宗始祖张伯端、江南茅山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江西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以及年获元世祖忽必烈诏见的苏州道士莫月鼎,等等。

▌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青城山的金鞭岩邓平模摄

今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收藏有一幅应绘制于~年间的绢本水墨画《长江万里图》。这幅画高43.5厘米,长约1.7米,描绘了长江从西蜀岷山东流入海的沿途景象,同时用红字楷书标识了处地名,其中卷首有4处与青城山有关,即“青城山”、“丈人观”、“大面山”、“六六峰”。

大面山,即赵公山,大顶海拔米,为青城诸峰的最高处。

六六峰,即天仓山,全称作“三十六峰”,因该区域有36座山峰耸立而得名。西界为一把麻、天国山诸峰,东界是香积寺附近的孤鹤顶,北界为绵延十余里由神仙岩、鸡公岩、八卦岩、甑子岩和金鞭岩连缀而成的山体,南界则延伸至普照寺以及崇州街子镇上古寺所在的山峰。宋人相传天仓山有神仙藏钱财的府库。年任职右丞相的蜀人赵雄称:“三十六峰如不到,青城还是不曾游。”

▌弗瑞尔美术馆藏《长江万里图》,所绘青城山区域

年,大诗人陆游离开成都,此后,一直对青城山念念不忘,他一生写下六十余首与青城山有关的诗篇,晚年所赋“尽道无方能缩地,梦中夜夜上青城”,可谓情真意切。《长江万里图》中所绘大面山的外形,与陆游描述青城山地势西高东低的著名诗句“山如翠浪尽东倾”非常吻合。不过“青城山”被错误地标识在大面山的东端,正确的方位应在六六峰和大面山之间。

明人张丑《真迹日录》卷一也收录有一幅绘制于~年间托名北宋范宽的水墨画《长江万里图》,评级为“神品上上”。此图描绘了岷江从雪山、汶川流入三峡东至秭归的路程,并用文字标识了39处地名,其中有“青城山”和“六六峰”。这幅画的内容相对简短,绘制时间应早于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所藏《长江万里图》。

此外,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收藏有一幅水墨画《蜀川胜概图》。这幅图高32.3厘米,长约75厘米,描绘的是岷江从茂州东流入巫峡的沿途景象,并用红字楷书标识了多处地名,其中涉及青城山区域的有16处,依序为“禁山”、“大面山”、“老人村”、“长生观”、“花蕊夫人宅”、“成都山”、“牡丹平”、“清都观”、“延庆宫”、“丈人山”、“青城山”、“最高峰”、“上清宫”、“储福宫”、“三十六峰”、“罗家山”。

根据对图中所标识地名的研究,可知《蜀川胜概图》的绘制时间应在~年间。由于年、年蒙古军队两度侵掠蜀地攻破成都,逼使蜀人纷纷取水路逃至外乡。因此有学者认为《蜀川胜概图》表达了流寓蜀人“对家国丧乱的心灵寄托”,绘制者是希望重塑一个“熟悉的地方”。

▌《蜀川胜概图》所绘青城山及成都

以上三幅宋画比较写实,而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南宋夏珪《长江万里图》则写意十足。后二幅宋画均无文字标识,但卷首所绘绵延起伏的岷山明显投射出青城山的镜像,尤其夏珪的作品中有醒目的道观建筑。

据文献记载,南宋初年青城山有“三宫九观”。“宫”指规模较大的道观,由皇帝赐额而得名。“三宫”,应指青城前山的上清宫,罗家山的罗仙宫,大面山的金华宫。“九观”,应指青城前山的长生观、丈人观、延庆观,天仓山的储福观、清都观,大面山的青华观、玄都观、玉真观、上皇观。

十二世纪末叶丈人观、延庆观、储福观均已赐改为“宫”,因此宋人王象之在《蜀山考》一文中记录青城山有“六道宫”。现依照这些宫观坐落的山体区域,逐一介绍。

▌《蜀川胜概图》所绘青城山区域

长生观

原名碧落观,是青城山最早修建的道观,乃晋人范长生故宅,旧址在今青城山麓的鹤翔山庄。

范长生,本名范寂,涪陵丹兴(今重庆黔江)人,信奉天师道,栖止青城山中修炼。西晋末年蜀中大乱,民众饥困,范长生率千余家依青城山自保。年成汉国李雄在成都称王,任范长生为丞相。范长生懂天文,精通易学,“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南宋蜀州道士吕元素所撰《道门定制》称范长生名列仙班,号“碧落侍中长生妙感真人”。

年唐明皇李隆基游青城山,曾驻辇于碧落观,因此旧志称该处为“玄宗别殿”。五代时期道观已改名为长生观,诗人唐求在此写有“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燃新丹”的诗句。

宋代青城山的山门坐落于长生观外,题额为“宝仙九室洞天”。年左右蜀中名士程公许站立山门,观赏长生观的外景:“一径石墙分竹色,两桥涧水和松风。”

▌年,二王庙李冰塑像柏石曼摄

道观规模不大,殿堂之后有赤城阁,临眺甚远。“赤城”系青城山的别名,因金鞭岩一带“矗如雉堞、赩若飘霞”而得名。熙宁八年、绍兴末年蜀地著名史学家范镇、李焘先后来游长生观。政和年间朝廷在长生观设职衔,先后授福建籍名士游酢、朱蒙正为提点。

淳熙初年陆游曾夜宿长生观,倚栏吹笛、赏月。当时殿壁尚存著名画家孙知微所绘《龙虎》二图,“笔势挥扫,云烟飞动”。殿内另有道士临摹孙知微的《味江龙》壁画一堵,而原图在宣和间已被揭取送至汴京献给皇帝。

观内有一株著名的古楠,盘根粗大,“高数十寻,围三十尺,丹光时现其上”,相传为范长生所植。年焦维章游青城山,发现长生观久废,“惟颓垣败础与灌莾同伍”,但未提及这株古楠是否存活。年查礼来游,确认古楠已毁不存。

▌年,灌县(今都江堰)的道士西德尼·甘博摄

▌年,青城山道士孙明经摄

丈人观

得名于五峰峻峙如屏的丈人山。“丈人”一词,源出于黄帝封青城山的山神宁封子“为五岳之长”的传说。

道籍记载五岳之神的上司是三山真君,即青城山的九天丈人、江西庐山的九天使者、皖西潜山的九天司命。年唐玄宗下旨参照五岳标准在三山建庙(后来分别得名为丈人观、太平观、灵仙观)立祠。官府选调有德行的道士5人常住,春秋二季举办祭神仪式。年唐僖宗西迁成都,曾遣使入丈人观赐封宁封子为“五岳丈人希夷真君”。

景福元年()七月丈人观遭遇暴雨,被泥石流损毁。次年道观重修,西川统治者王建令道士张素卿在真君殿绘《五岳四渎十二溪》壁画。由于画中的神怪形象逼真,凡见者“无不恐惧”。

受道门领袖杜光庭的劝化,王建在成都称帝后颇尊奉道教。丈人观得益于官府的修缮和宣传,影响日益扩大。前蜀名僧贯休曾为青城山道士赋诗:“花岛相逢满袖云,藉花论道过金巾。腾腾又入仙山去,只恐是青城丈人。”

年秋前蜀后主王衍携母后、太妃同游青城山,瞻礼了丈人观供奉的王建画像。母后与太妃系姐妹,乃青城县人徐耕之女,多才多艺。《蜀川胜概图》上文字标注青城山附近有“花蕊夫人宅”。经王瑛等学者考证,花蕊夫人实为徐耕的孙女,即后蜀皇帝孟昶所纳慧妃。

孟昶最初宠幸妃子张太华。年左右孟昶携张太华游青城山,在丈人观待了一个月,迟迟不想回成都理政。某夜狂风暴雨,夹以迅雷闪电,掀翻屋宇,堕物致张太华意外殒命。这次灾害破坏严重,连真君殿内张素卿所绘壁画也被损毁。孟昶对张太华之死悲痛无已,令人用红锦龙褥裹葬于丈人观前的白杨树下,次日便启驾回銮成都。相传北宋某年上元节之夜张太华现身丈人观泣哭,又吟诗一首,请求道士李若冲超度其幽魂。于是,李若冲在中元节举办黄箓斋,奠念《长生金简生神玉章经》使张太华的幽魂得以超度。1年任职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的王之望夜宿丈人观时,听闻这个传说后赋诗感慨道:“尘埃回隔人间世,骨悚魂清夜不眠。”

北宋初年,青城山名播大江南北。年冯伉入蜀任益州转运使,著名学者徐铉在汴京赠诗道:“青城山下逢仙客,惟记丹心未辍功。”二十七年后,陕西名人魏野给好友益州转运使薛田寄诗,以“白发无多残岁月,青城何限好烟霞”表达了对蜀中山水的向往。

不过,宋朝前几任皇帝对“三山”之一的青城山比较冷淡。年宋太祖派遣使者入潜山灵仙观建司命三篆大醮,并投金龙玉简。年宋太宗下令重建江西庐山的太平观,并赐御书匾额。五年后,又诏修潜山灵仙观的司命真君祠。然而,青城山道教的核心道场——丈人观却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待遇。

究其缘由,应与宋朝统治蜀地之后三十四年内成都平原发生了四次叛乱(即年全世雄之叛,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年刘旰之乱,年王均之变)有关,而青城山的茶农曾积极参与其中。这多少让大宋皇帝对在蜀中具有影响力的青城山保持戒备之心。

▌年《青城指南》图

年宋神宗诏令在青城山丈人观、庐山太平观、潜山灵仙观等11处道观置提举官,青城山在道教界的崇高地位终于得到大宋皇帝的认可。年,宋神宗册封丈人观所祭之神为“储福定命真君”,庐山太平观所祭之神为“应元保运真君”。此次册封,与年唐玄宗下旨在青城山、庐山、潜山建庙立祠一样,象征着丈人观的命运与皇权再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丈人观祭祀九天丈人宁封子,被公认为“神仙窟宅”。它是宋代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道观之一。常住道士大多是道门的著名人物,如刘通玄、刘海蟾、李若冲、康道丰、勾台符、旷若谷、刘浩然、许志高、寇子隆、上官道士、悟真子、程闻一、徐无极等。

宋洪迈《夷坚志》记载河南相州有人举办千道斋以超度亡灵,请僧人、道士到场做法事,参加者须诵经一卷。有位道人只念了一句“太乙寻声救苦天尊”,便开始吃斋。邻座僧人嘲笑道:“只念一句,莫非舌头干了?”道士说,只要对亡者有益就可以了,多念没用。斋后,人们发现这位道士所用碗碟之底均用红字刻划着“青城丈人”四字。这个故事反映出丈人观的道士乃得道之人,非平凡之辈。

在丈人观置提举官后不久,颇有才华的闽僧光远来游蜀地。据说受到丈人观道士怠慢,光远心怀不满,便假冒官员出巡青城山,下令将丈人观中对其不敬的道士予以黥首惩罚。后来假冒官员之事曝光,引起共愤,蜀地官府遂禁止南方僧人云游。这特殊的禁令,延续了将近二百年。

丈人观盛况空前,在山峰四周乃至岩腹,依山势分布着殿堂和楼阁,朱门匾榜为历朝皇帝御笔的金书。由于潜山灵仙观有殿宇三千六百间,庐山太平观有五殿一阁和道院三十余所,因此同为祭祀三山真君之一的青城山丈人观在规模上绝不逊色于这二处。范成大、陆游和程公许均在诗中以“千柱”来形容丈人观的殿堂楼阁之多,并非夸张。

▌年彭袭明《青城近记》所绘青城山古迹名胜图

范成大又以“五城十二楼”来描述丈人观的建筑群,对玉华楼情有独钟。玉华楼坐落于丈人观的最高处,构造精湛,美轮美奂,可瞰“平川人境出没尘氛”。年冬陆游第一次游青城山,向丈人观的上官道士求教养生之道,并在玉华楼中为新得的《司马子微饵松菊法》题跋,还写下《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一词。此后陆游又数次游青城山,屡登玉华楼,写有“玉华更控青鸾住,要倚阑干待月明”、“莫怪又成横笛去,故人期我玉华楼”的诗句。

真君殿,又名希夷殿,位于玉华楼之下,是丈人观的主建筑。殿内所塑五岳丈人真君像,头戴金冠盖,被金巾。壁画最引人注目,有后蜀画家蒲师训所绘《五岳四渎部属诸神》四堵,北宋初年著名画家孙知微所绘《黄帝等三十二仙像》。

藏经阁的后壁有道士杨大明所绘《龟蛇》壁画,“广丈余,最雄杰”。范成大来游时,发现两庑的古壁画多半已剥落,只有张果老、孙思邈二幅像尚完整。这些古壁画多以神仙、道门尊像等为题材,创作者还有后蜀李寿仪,北宋初年的赵云子、童仁益等画家。此外,观内供奉有孙知微所绘《碧落侍中范长生举手整貂蝉像》,陆游称赞画艺“特妙”、“神气尤奇逸”。

▌年代日本人拍摄的青城山集仙桥(又名迎仙桥)

▌张大千绘青城山迎仙桥

年范成大游青城山时,从都城临安来的道录张椿龄已先行抵达丈人观,他带来了宋孝宗同意范大成的奏请赐改丈人观为“会庆建福宫”的圣旨和匾额御书。张椿龄离开成都时,陆游的挚友蜀中大儒李石为之赋诗送行,写有“蜀仙自得壶中天,丈人口诀谁与传”的诗句。

李石崇信道教,与丈人观渊源较深。三十出头,李石在蜀州太守王相之的馆舍做幕宾。传说蜀州衙门有女鬼仙,曾在红梅阁题写“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的惊人诗句,被俗称作“红梅仙”。李石撰写了《红梅阁赋》,还题诗调逗红梅仙,结果被其纠缠上,无论在现实或梦境,一直难以摆脱红梅仙。经人建议,李石便躲到“神仙窟宅”丈人观,以为红梅仙不敢在这里纠缠,却依然摆脱不了。一年后他行至灵泉县安静观所在的龙泉山下,红梅仙才消失。安静观是神仙朱桃椎的道场,当时住持该观的道士就来自青城山。

丈人观原缺道藏经。年郫县道士姚若谷等人从汴京建隆观请回五部四千余卷的道蔵经归蜀,将其中一部安置于丈人观的藏经阁。淳熙年间道士悟真子在丈人观以东修大殿建飞天轮藏来贮存道藏经,之后请双流名士王焞撰写《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将之勒石立碑。

今山门左侧的建福宫,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所在位置属于宋代丈人观的区域,然而规模恐不及宋代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年在今建福宫附近修路,出土了《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石碑,可惜不久被毁。之后,当地人陆续发掘出大石缸、石蜡台、巨型莲花石台基等,并出土了一个高84厘米的石供具瓶柱,柱面尚存“建福宫藏殿”等刻字。这些正是宋代丈人观的遗物。

▌唐玄宗李隆基赐青城山常道观的御笔诏书碑

延庆观

唐开元年间称常道观。年经道士张素卿重修后,改名宗玄观。北宋称昭庆观,后改作延庆观。明代中叶道观已毁,旧址俗称为天师洞,称谓沿续至今。民国初年道士彭椿仙改建天师洞,使其建筑规模扩大了许多。现天师洞三皇殿右侧的白云阁旁有古松三株,乃宋代九株松的遗存。

延庆观是祭祀东汉天师道祖师张道陵(又称张天师)的道场。观东有石刻的太阳、月亮,相向而立,直径“五尺六寸半”。观北有石刻的黄帝坛石,又称石天地,分别呈圆形、正方形,传说张道陵设此坛“与鬼(族人)为誓”。此外,还有传说张道陵“试剑一劈而中分作二高,有数十丈”的试剑石。

▌张大千绘张道陵天师像

道观布局紧凑,画面呈“一簇楼台地”之状。观内有年所立灵宝真人五符幢,据说高“百寻”。所悬一铜钟重“三千余斤”,铸于唐明皇在蜀期间,雕饰飞仙图案,做工精美。据说击敲时,会很快招来云雾或雨。道观后面绝峰之上的石龛中,有唐开元年间著名书法家韩择木以隶书所写《移观手诏碑》。

最引人注目的,是六时泉。每日六时,山泉水从高崖洒入涧底,阴天飘然而洒,晴天则无。泉水落积为“天池”,池深尺许,“滞雨不加,积旱不减”。泉池附近立有《唐玄宗真容碑》。年嗜好道教的波斯人李玹游六时泉,在天池中捡到一块玉石。石头外观黑色,手感温润。一次李玹不小心将石头掉在地上,碎成数块,有一块中空,可装少量物件,壁四周有龙凤云草的图形,文理纤妙奇异,非人工造就,人们都说是神仙把玩的美物。

六时泉是宋代青城山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年任成都知府的吕大防,年任四川制置使的京镗,先后题诗“岩辉万古照,泉漏六时飞”、“八千里隔东西境,十二时分昼夜泉”。年查礼来游,记录六时泉尚存:“有泉一眼,四围甃石,长五尺,阔三尺,深二尺,以子寅辰午申戌六时有水盈溢,丑卯巳未酉亥六时便涸,故名六时泉,泉味淸冽。”十九世纪日本学者林檉宇、大槻磐溪、冈鹿门等人听闻了青城山六时泉的大名,非常好奇,但都误以为它是温泉。年左右日本僧人松涛游青城山天师洞,见到了六时泉遗迹,写下“六时泉水响,洗耳心自玄”的诗句。

▌青城山古六时泉遗迹

上清宫

从延庆观往右向高台山(又名最高峰,或第一峰)前行,便抵达上清宫,范成大记载二者间的路程为“五里”。据宋人王刚中《成都古今乙记》记载,上清宫始创于唐明皇幸蜀期间。个别文献称其始创于晋,不足为信。至于《舆地纪胜》提及的“古天宫”,则是民间对上清宫的俗称。

前蜀时期道宫曾重修。南宋道籍《玄天上帝启圣录》所载青城山上清玉华宫,很可能是上清宫早期使用过的全称。年秋前蜀后主王衍奉母后、太妃游青城山,驻辇于上清宫。宫女“皆衣道服,顶金莲花冠,衣画云霞”,恍若仙女下凡。王衍创作了一首描述仙女的《甘州曲》,曲调哀怨,上下山时常自歌,还让宫女们伴唱。宋人认为这首歌预兆着蜀将亡国而“宫妓多沦落人间”的不幸结局。

王衍曾在上清宫设醮祈福。入宋以后,道宫定期举办斋醮仪式,因此宋人别称上清宫为醮仪宫。年秋蜀地频雨成灾,官府需要放粮救济百姓,宋真宗下诏终止上清宫的修缮工程。

▌年,青城山斗姆殿柏石曼摄

▌年,青城山上清宫柏石曼摄

▌张大千绘青城山上清宫

年秋,上清宫的庭园盛开丰瑞花。此花系蜀地特产,“似桃四出,而千百苞并联成朵”,过月不萎。奇异之处在于,之前六十余年未曾开过花。“六十余年”与宋朝灭蜀后治理四川的时间差不多,这个巧合应验了天下太平祥和。同年十一月,益州官府将丰瑞花绘成图呈献给宋仁宗。登基才6年的宋仁宗见后大悦,赐改花名为“太平瑞圣花”。不久,成都百姓竞相在自家花园种植太平瑞圣花。

以规模而言,上清宫在青城山的宫观中仅次于丈人观。北宋初年孙知微、赵游上清宫分别写下“台殿压平靑嶂顶”、“青城峰顶更楼台”的诗句,南宋绍兴年间蜀人白逊则有“上清宫殿与云齐”的诗句,之后陆游描述该处“楼观参差”。

上清宫是青城山登高赏景的最佳地点。范成大游后感叹“真天下伟观”,在《吴船录》中记载下所见美景:“下视丈人峰直堵墙耳,岷山数百峰悉在栏槛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一轩,正对大面山。”

年夏上清宫天师池附近土崩,出土了一块撰于绍熙五年()十一月的《宋知宫皇甫先生墓碣》碑,墓碣主人是南宋风云人物——四次应诏进宫的神医道士皇甫坦。

皇甫坦,字履道,四川夹江人,精通医术。又善相术,因成功预测李凤娘将来会成为宋光宗赵惇的皇后而闻名天下。早年皇甫坦在灵泉县龙泉山安静观和青城山丈人观学道,相传得仙人朱桃椎所授丹诀,“久之顶有珠光”。年在都城临安治愈了患目疾的显仁太后,深受宋高宗赏识。不久,宋高宗命其“赍御香致祷于青城山丈人观”。后来皇甫坦隐居江西庐山的清虚庵。年宋孝宗招其至临安问道,以“先生”相称,敬若神仙。次年,皇甫坦返归庐山。后再度奉旨致祷青城山。此番归蜀,当任职上清宫的知宫。年秋皇甫坦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天台山方外志》载其逝于青城山。

▌青城山汉代银杏,相传为张道陵亲植白郎摄

▌青城青气浓白郎摄

▌青城幽凉境

储福观

北宋年间称威仪观,始创年代不详,坐落于天仓峰下。观内有天峰阁,晴天临阁眺望,三十六峰如列屏。南面可见18峰,称之“阳峰”;北面可见18峰,称之“阴峰”。根据宋人成延光的诗句“会须腊屐步丹梯,要看奇峰三十六”,可知储福观位于山麓。据王纯五《青城山志》所载,储福观旧址应在今金鞭岩下“秀绝人寰”牌坊之上的八卦台。

储福观有玉真公主祠,供奉着唐玄宗李隆基和玉真公主的铜像。玉真公主是李隆基的妹妹,宋人相传她曾在青城山修道。北宋名臣赵曾四度入蜀任职。年赵任江原县令,不久游历了青城山。“因观幽境过荒祠”,当时赵眼中的储福观比较荒凉。文同、陆游在储福观分别所写“珠宫秘仙仗,锦笈藏宝箓”、“路转屏风迭,云藏帝子家”的诗句,均与玉真公主的传说有关。

青城山与玉真公主渊源较深。不过玉真公主在青城山停留的时间较短,宋人传玉真公主墓在青城山,并非事实。

玉真公主约二三岁,其母窦德妃被武则天下令杀害。此后,父兄对玉真公主和其姐金仙公主颇为宠爱。年二位公主均已出家为女道士,居府邸修行。年唐玄宗敕许道士归住青城山常道观,曾下令将金仙、玉真二公主的石像赐于该观“镇于龛内”。为避“安史之乱”,年玉真公主随唐玄宗李隆基逃至成都。次年当同游青城山,应寓居于丈人观、储福观等处。年玉真公主在长安玉真观去世,葬于万年县风栖原。

年任益州最高长官的张方平曾游储福观,与道士“李炼师”交善。这位“李炼师”很可能就是后来搅动北宋政坛的传奇人物——李士宁。李士宁,四川蓬州人,据说有预知之异术,曾渡海到异国寻宝刀,深受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名人尊崇。

▌青城山太清宫

▌青城山春岩

▌青城山金鞭岩

清都观

原名洞天观,北宋宣和年间改名“清都观”。前蜀道门领袖杜光庭晚年隐居于洞天观侧,直至年去世。年出任益州最高长官的文彦博,购得杜光庭故居送给著名隐士张俞。南宋初年张俞故居已改为清都观的道院,称白云庵。

清都观位于储福观的西北方向,宋人俗称其为“后观”。由于距白云溪和金鞭岩的宝仙九室洞不远,因此《茅亭客话》载其“依山临水”。结合宋人任宗易、师浑甫的诗句“高卧一峰藏白云”、“剑峰誓冈象”,可知道观坐落于山间。由于位置偏僻,南宋初年清都观已显荒凉。

青城山有八大洞,宝仙九室洞居第二位。唐代皇帝曾遣使在此洞投龙简祭祀山神。传说晚唐剑南节度使高骈曾令一人身系绳索从成都玉局观的地洞钻入以探深浅。由于地洞太深,此人便解开绳索前行,历经二个月才从金鞭岩的宝仙九室洞钻出,并停宿于洞天观。在洞中,曾见到修行的大赤蛇、大白蛇各一条盘屈于石床之上。这个故事成为了白娘子传说的早期素材。清嘉庆年间校订的《雷峰塔奇传》说白娘子曾在青城山清风洞修行千余年,而清风洞的原型正是宝仙九室洞。

从青城前山的延庆观取左路上行,过今祖师殿,至金鞭岩之巅,翻岩而下顺一条小径可抵达清都观。南宋著名诗人程公许曾沿这条路线,专程到金鞭岩瞻礼宝仙九室洞。《舆地纪胜》记载“自延庆观上二三里,有观曰洞天”。但实际路程,不只“二三里”。成文于年的《寰宇通志》记载清都观在灌县西南“六十五里”,延庆观在灌县西南“六十里”,二者相距实为五里。

《蜀川胜概图》标识“清都观”在“延庆宫”之上,这与《舆地纪胜》的记载相吻合。今青城山金鞭岩下有不少民宿。以方位分析,笔者以为清都观旧址可能在民国时期金鞭岩下的东岳庙。至于白云溪,或已消失,或指今人所称的西河。

由于死板地采信《舆地纪胜》所载“二三里”的路程,民国彭椿仙《青城山志》误认为清都观旧址在距天师洞二里远的祖师殿。

北宋名人文同曾造访清都观侧的张俞故居,写下“涧水侵断桥,车马不得通”的诗句。张俞去世之后,其妻蒲芝在诔文中回忆二人在居处“疏石通径,依林架屋”。这些说明清都观所处位置地势并不高,途中平常可通车马,因此它不可能坐落于地势峻险的祖师殿。

▌上皇观飞龙铁鼎引自王才友傅子全《都江堰市金石录》

▌宋丈人观遗址出土的石瓶供具引自《文物》1年第10期

▌宋丈人观遗址出土的台基

罗仙宫

又名罗仙观,坐落于罗家山,是唐天宝年间著名道士罗公远的道场。宋代罗家山产佳茗,黄庭坚在《煎茶賦》有所提及。罗家山,现名罗家坡,位于都江堰市石城村,因罗公远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今罗家坡升天柏下有三十亩宽的台地,此处当为罗仙宫旧址。

罗家山有太乙洞。太乙洞,或作太一洞,居青城山八大洞的第一位。北宋初年寓居陕州阌乡县承天观的蜀道士柴通玄,善服气辟谷、长啸,惟饮酒,“言唐末事历历可听”,年百余岁“精彩如中年人”。年宋真宗诏见柴通玄,赐坐“问以无为之要”。次年春,柴道玄在去世前写下遗表,感谢皇帝的礼遇之恩,落款自称“罗山太一洞主”。这个称谓,透露出柴道玄出蜀之前原为罗仙宫的道士。

年元代著名学者虞集入蜀祭祀江渎祠,曾游历青城山。由于高祖虞刚简任职过永康军知军,作为蜀人后裔的虞集对青城山印象极佳,相信“吾青城山中多古仙人”,晚年自称为“青城山樵”、“太乙洞主”。不过,知晓虞集为何别称“太乙洞主”的人并不多。

▌张大千绘青城山第一峰

▌张大千绘青城山上

青华观、玄都观、玉真观、

上皇观、金华宫

这五座宫观均坐落于大面山以南毗邻青城前山的区域,在今赵公山三溪村附近。

青华观,即清末所称青皇观,旧址在今都江堰市两河村小学校。道观附近有一株古银杏,高30米,粗围2.7米,又存古迹“青华洞”。北宋末年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来青城山朝祖、修道。听闻青华观有妖魔,“或行瘟疫时以气害民,或飞霆烈风以求血食国封”,传说张继先携弟子入青华洞斩杀了青城魔王。

据南宋道籍《玄天上帝启圣录》记载,北宋年间青城山有铁柱观。“铁柱观”乃净明派的道场,供奉“四大天师”之一的东晋人许旌阳,但具体位置不详。元代出现的有关张继先在青华洞斩杀青城魔王的故事,很可能附会了许旌阳斩妖除魔的的传说,而“铁柱观”恐为青华观的别称。

玄都观,即唐鸿都观,旧址在今赵公山的董家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提到的想帮唐明皇寻找杨贵妃魂魄下落的“临邛道士”——杨通幽,就来自鸿都观。明代道观尚存,清初毁于兵火,之后沦为民居。上世纪末叶,乡民因建房或耕种时不时从地里发掘出砖瓦、石础等道观遗物。

玉真观,距玄都观不远,即清末所称中皇观(著名琴曲七十二滚拂《流水》的创作者——道士张孔山出家于此)。道观始创于唐代,宋人相传玉真公主曾修道于此,附近有青城山八大洞之一的玉真洞。

我国最早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载出自于后蜀名人辛夤遜之手。早年辛夤遜曾在青城山一处供奉“皇姑”像的道观苦读。某日梦到皇姑传授食杏仁的仙方,从此辛夤遜靠食杏仁养生,晚年“老而轻徤,年逾从心,犹多著述”。所谓“皇姑”,实为玉真公主。而辛夤遜隐居的道观,正是玉真观。

玄真观,即清末所称上皇观,与中皇观相距约一里,是大面山上最古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道观。

唐明皇李隆基游青城山曾憩于玄真观,道观因而别称上皇观。当时成都诗人白元鉴正在观中作威仪道士。后来白元鉴云游江南,去世于杭州余杭县大滌山的天柱观。旅居成都的中唐著名诗人章孝标、薛逢先后游历过上皇观,二人在诗中提及该处有七星坛,描述楼台蕴含”蜃气”,古老的杉桧呈现“龙身”之状,“松柏苍苍”。

宋人相传玄真观为女仙麻姑的道场,“神芝异草、嘉树名花多产于此。芝草如稻苗,食之可仙”。上世纪60年代道观被药场占用,周围约2千亩山地种植着杜仲、黄柏等80余万株药材。

▌青城山区域,中皇观遗址上的古银杏白郎摄

▌青城山区域的上皇观白郎摄

▌上皇观山景

南宋著名诗人程公许笃信道教,出蜀之前时常游历青城山,多次憩居于上皇观。他曾邀请多达十七位亲友到场,在上皇观举办黄箓斋。

清咸丰年间上皇观出土了一尊“飞龙铁鼎”。鼎高1.3米,重千余年,八龙盘绕,铸造工艺精湛。后人传此鼎是玉真公主的旧物,但并不可信。从制式看,它应是明朝的蜀王重建上皇观时所铸造的。

金华宫,相传唐玉真公主在此处修道。年前蜀皇帝王衍奉母后、太妃同游青城山,曾避暑于金华宫。徐太妃写下“角冠霞帔事希夷”的诗句,表达了对道教的虔诚信仰。后来,王衍令画家杜齯龟在金华宫绘其父王建以及母后、太妃三人像。

南宋中叶道宫已凋敝,规模不大,蜀人又称之为“金华庵”。文献记载金华宫距上皇观“一里”,其旧址当在清末所称的文昌宫。

宋末青城山的衰落

年蒙古军队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大宋亡国,从此青城山在道教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一落千丈。如此意外又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

一,青城山失去了皇权和官府的扶持。蜀人顽强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的举动,给元朝统治者带来了心理阴影。为刻意打压蜀地以及青城山的影响力,元朝统治者不承认宋朝皇帝所赐封的三山真君。例如年派遣使者分道祭祀大元境内的十八处道教名山和江渎,其中没有青城山、庐山和潜山,而四川境内只有成都江渎祠。

二,战乱摧毁了青城山道教的传承氛围和信仰基础,道教信徒大多出蜀避居它处。

三,遭遇了年的地震,加之年久失修,十三世纪末叶青城山各宫观的建筑损毁严重。

年南宋遗民著名道士汪元量游历青城山。在诗中,他未提及道观,只留下“白云叠叠水潺潺,神仙窟宅知何处”的感叹!

▌弗瑞尔美术馆藏《长江万里图》(局部)

(上下滑动点击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