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红楼梦里的冬天,看贾府的儿女们都是

大寒,小雪,冬至,此时节,北风吹雁雪纷纷,坐看青竹变琼枝,雾凇满枝,山冻流云,今人着羽绒服,冲锋衣,雪地靴,或者呆在暖气熔融的空调屋里,隔着玻璃窗,烹茶煮汤炖火锅,三五好友尽可御寒。

可是在曹公所处的时代,红楼众女儿可没有空调和暖气,也没有羽绒服,她们如何外出赏雪,并于冰天雪地中“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从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和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我们来看看红楼梦众儿女们御寒的法宝。

一、羽毛缎“斗篷”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记载众人因雪天而兴的一次雅聚,众姊妹们穿的“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踏雪而行。一色的大红斗篷,映着雪中红梅,热烈又喜庆。

斗篷一般拥有到脚面的长度,并且穿脱方便,可以将头部以外的身体整个笼罩于其中,尤为抗风。到了室内温暖之处,也方便解下,它实用又好用。

羽毛缎是一种西方国家使者进贡给清朝廷的面料,它的原料其实是生羊毛,经过织造及处理以后,羽绒缎挺括光亮,不会像寻常织物一样吸收雨水,而是可以像雨衣一样抖落水渍,这个特性和鸟羽很相似,所以就被误以为是羽毛制作的,非寻常人家可以轻易得到。

“毡”本是一种由动物毛制作而成的无纺织物,质地密实,表面平整,十分能够抵挡风寒,在我国许多北方严寒地区,如今依然有使用类似材质做冬季衣被。

“大红猩猩毡”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艳丽的红色——误以为是猩猩血染成的;另一种说法认为这就是猩猩毛或类似材质制成的毛毡。

“猩猩毡”不仅可用来做斗篷,还会用来做门帘,据考证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史料里就多次提到用猩猩毡做的帘子幔子,用作内屋的保暖。

二、林黛玉的“雪帽”

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黛玉着“雪帽”。按照古人,尤其是草原上冬季帽子的样式来看,这种“雪帽”应该是上面有着动物皮毛的“风帽”,专门用来抵御风雪。

由于古人所用的斗篷并不像古装剧里那样自带帽兜,所以头部的御寒需要另外的配件,有御风雪的斗笠,也有民间脑后带披幅的棉风帽,可以将整个发髻罩住,并且遮住一部分后背,边缘通常为了美观,装饰了动物皮毛,遮蔽和抵御风雪的能力出众,实用性也更为出众,常见于观音像,因此也叫做“观音兜”。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册》里有描绘过一个女子在伞下冒雪而行的形象,头上所戴应该就是皮草所制的“雪帽”。

三、史湘云的“风领”

与黛玉的“雪帽”相比而言,湘云的“大貂鼠风领”更值得入手,既保暖又方便穿戴,搭配衣服也容易彰显颜色和女工手艺。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湘云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子大红猩猩氊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

参考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凡二十四衙门内官内使人等,则止许戴绒紵围脖,似风领而紧小焉。”这里的围脖和《红楼梦》里风领类似,都是一种类似围脖却比它宽大的可以围于脖子的带有动物皮毛的保暖饰物。就像《干秋绝艳图》里王昭君的形象,“风领”与“昭君套”搭配的正是此类物件。

四、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鹤氅”

第四十九回写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孤皮里鹤氅,薛宝钗是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鹤氅”二字,见于古代典籍。

《晋书·谢万传》云:“著白纶巾,鹤氅裘。”《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

《五代史·卢程传》云:“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又据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以鸷毛为衣,谓之鹤氅者,美其名耳。”可知鹤氅是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故名。

只是“鹤氅”在不同时期,样式也并不相同。宋明时期的“鹤”是较为宽大的对襟外衣,只用一根系带扎束,显得十分仙风道骨。一般认为宋徽宗在《听琴图》中所穿的便是鹤氅。

明刘若愚《明宫史》水集“氅衣”条云:“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之曰氅也。彩、素不拘。”这就说得比较清楚。大概样子像道袍,而不缝袖,所以披在身上像一只鹤。

这种服装在明代宫中有之,清朝贵胄勋臣之家亦效仿。从保存的清朝服饰道具来看,“鹤氅”就像是将一块布对折了一般,方方正正,袖口和领口都不缝合,更似介于斗篷与衣服之间的类型。

红楼梦里黛玉的“鹤氅”具有什么样的保暖效果呢?大红羽纱具有防雨雪功能,白狐狸里是指狐狸腋窝部分的皮毛,毛质柔软洁白,保暖效果极佳。据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狐貉亦产燕、齐、辽、汴诸道。纯白狐腋裘价与貂相仿,御寒温体功能次于貂。

《史记·孟尝君列传》里记载“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值千金”,所以,黛玉的这件白狐狸的鹤氅也是价值不菲,且保温性非常好。

《红楼梦》中冬装的主要角色是“斗篷”,却独独安排了黛玉、宝钗穿了鹤氅,大约就是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偏爱吧。

五、薛宝琴的“凫靥裘”

“凫”代指野鸭子,“靥”指的是面颊部,顾名思义,“凫靥裘”就是用野鸭子头部的羽毛制成的大衣。

据清代秦福亭《闻见瓣香录》记载:“鸭头裘:熟鸭头绿毛皮缝为裘,翠光闪烁,艳丽异常,达官多为马褂,于马上衣之,遇雨不濡,但不暖,外耀而已。”故宫博物院现保存着一件凫靥裘褂,为圆领、对襟、平袖、后开裾式。

这件凫靥裘褂在移动时随着方向变换,闪现出不同的颜色,有时是蓝绿色,有时泛出紫色,光彩夺目,可见凫靥裘的特点就是金翠闪烁,但是保暖效果较差,所以这件漂亮的凫靥裘并不适合特别怕冷的黛玉,更适合年轻娇俏的宝琴。

据吴世昌考释,《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在成都“以所着鹔鷞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据《尔雅翼·释鸟》云:“鹔鷞,水鸟,盖雁属也。旧藏云:‘有凫鸳鸯,有雁鹔鷞’。

高诱注《淮南子》云:‘长颈绿色,其形如雁。’”所以,鹔鷞裘很可能就是用鸭子的毛做成的。又,《晋书·武帝纪》云:“咸宁四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甲申,敕内外有敢犯者罪之。”

又,《南齐书·文惠太子传》云: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由此可见雉头裘是存在的,是一种接近于凫靥裘的鸟毛织物。

六、贾宝玉的“雀金裘”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贾母命鸳鸯把昨儿那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宝玉。鸳鸯答应了走去,果然取了一件来。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又不似宝琴所披凫靥裘。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后来不小心被手炉里的火迸上了“不但能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才有了后来“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雀金裘”是非同一般的珍贵稀罕衣物。

周肇祥先生在《国学丛刊》第四册《故宫陈列所纪略》一文中也说:“乾隆时孔雀毛织成蟒衣,……皆罕见之品。”可见解放前故宫陈列所里还有这种毛织成蟒衣的实物存在,这也是雀金呢确有其实的一个有力佐证。

又吴世昌在《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羽毛贴花绢”到红楼梦中的“雀金呢”》一文中对雀金呢考之甚详。他旁征博引自汉至清初的历史资料,确认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鸟毛制的服装有十多种,大都制成裘以御寒,也有织成罗、缎、锦等奢侈品,供上层统治阶级妇女做衣裙之用。

对于清初的资料,他仅引用了吴梅村的一首词云:“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翠装花支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来说明孔雀毛织物的存在,似稍嫌不足。

清初叶梦珠《阅世编》卷八有一段记载,则比较翔实而且说明问题。这段记载说:“昔年花缎惟丝织成华者加以锦绣,而所织之锦大率皆金镂为之,取其光耀而已。今有孔雀毛织入缎内,名曰毛锦,花更华丽,每匹不过十二尺,值银五十余两。”

这就更加证明孔雀毛织物确实存在,而且有一定规格,也有市场价格。不过《红楼梦》中说它是俄罗斯国的产物,也许是外贸出口转内需也未可知。

七、贾珍的“猞猁狲大裘”

第五十三回,贾珍看着收拾完备供器,靸着鞋,披着猞猁狲大裘,命人在厅柱下石矶上太阳中,铺了个大狼皮褥子坐下,看各子侄们来领取年物。

猞猁狲,又写作扯里狲、舍利孙,是一种稀贵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等地,做皮衣,极珍贵。

清戴璐《藤阴杂记》记载:“‘京堂詹翰两衙门,齐脱貂裘猞猁狲。昨夜五更寒彻骨,举朝谁不怨葵尊。’渔洋戏作,时康熙乙亥,任葵尊宏嘉奏三品以下禁服貂裘、猞猁狲也。一时服压韵之稳。赵恒夫吉士元夕诗:‘忆赐琼筵分次第,蝉貂炫服敢纷纶。’今京堂翰詹科道仍准貂,不知何年复旧。”

又,郝懿行《晒书堂笔录》也说:“尤西堂言:‘在京师入朝时,见同官皆羊裘耳。今闻班行中无不衣狐铅、天马,猞猁狲者。’尤在康熙初,今百余年间,狐铅、天马已成私居常服,又有骨种羊、草上霜矣。”

以上资料说明,猞猁狲是贵重皮裘。康熙初年,朝官穿猞猁狲者极少,以后穿的人渐多,于是三十四年乃有三品以下禁服貂裘、猞猁狲的限制。

大概到乾隆中叶以后,统治阶级奢侈风气日盛,禁令渐弛,穿的人越来越多。贾珍是三品威烈将军,是不受禁令限制的。由此衣物可见贾珍之豪奢骄逸。

八、贾宝玉的“沙棠屐”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写道:“宝玉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庵来。”沙棠屐一种木屐,以沙棠木做底,底下一般有齿,便于践泥、踏雪及登山。

这种专门用于恶劣天气的鞋子很多样式就像拖鞋,可以在不脱鞋的前提下直接套穿,相当于穿了两双鞋子,进入室内之前直接脱下即可,实用又方便。

可见红楼梦中的贵族男女虽然没有现在我们所穿的雪地靴,但是也有应对之物,雨雪天有专门的鞋子,比如宝玉有“沙棠屐”,除了防寒以外还能防止雪水浸入鞋面。湘云有“麂皮靴”,而黛玉则有“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

清代后期女性顺着旗人女子的着女装风格穿着靴子,别具飒爽模样,有康熙焦秉贞绘《仕女图册》可以为证。

时代变迁,科技引领生活。靴子曾经是我国古代官服中重要的服饰配件,是特权阶级的身份象征。靴子从战国时期进入中原人民的生活后,从戎服转变为朝服,靴子一直被统治阶级所采用。

到清代甚至强行确立一套新体系的“胡服”作为官服,严格规定平民所穿服饰的颜色和款式,平民甚至没有靴子可穿,更不可以在款式和颜色上簒越对应的地位和等级,两百年前的红楼儿女们,如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和衣着装扮:人们竟然可以穿着如此个性十足、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皮靴,鼠标一点,万千靴子任你挑选。

作者:唐玉梅,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