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河上游有一座山,名叫老塔山,山上有一株梅花树,巴河岸边有一个村子,名叫杨柳村,村里有个姑娘叫河柳。河柳姑娘喜欢梅花,天天上山给梅花树浇水,梅花更爱河柳,开出红艳艳的花儿给姑娘戴。河柳聪明伶俐,不光女红好,诗也写得好,琴也弹得好,她就一心想嫁一个会写文章的读书人。可是,她家里很穷,有钱的读书人都瞧不起她。最后,硬是由父母作主,把她嫁给了一个种田佬。那种田佬一个大字儿不识,爱喝酒,喝醉了就打她。河柳姑娘真委屈死啦!伤心死啦!她天天就背着人哭泣,半年工夫就死了。老塔山上的那株梅花也为姑娘伤心,从此再也不开花啦!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大约过了几百年吧。这一年,苏轼贬来黄州,住在定惠院里。每天夜里,他就坐在西窗下读书,一读就读到深夜。事儿也怪,每天夜里,必定有一个漂漂亮亮的姑娘趴在窗外,听他念书,一听就听到鸡叫。苏轼觉得稀奇,有一次便同姑娘聊开啦,他问道,你是谁家的姑娘?她答,我没有家。苏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对道,我没有名字。苏轼问道,你有多大岁数?对答,我没有数岁。苏轼道,你到底是人是鬼?对道,我不是人,也不是鬼。苏轼问道,你是什么呢?对答道,我是花。苏轼笑道,你这么标致的女子当然要用花来比喻嘛!那女子道,我是花魂。苏轼大吃一惊,花魂?什么花魂?对道,梅花魂。
苏轼半信半疑,说道,那你每天夜晚趴在我这窗外做什么呢?女子道,我吗?来听你念文章呀?苏轼道,你喜欢读书吗?女子道,喜欢,我喜欢读书的人,可是苏先生,你喜欢梅花吗?苏轼道,喜欢。女子道,我送你一株,好吗?苏轼道,那太谢谢你啦!女子道,明日中午,你在家里等着吧。姑娘说完,走了。第二天中午,真的有个老农夫提着一棵梅花,来送给苏轼。苏轼心里纳闷,心想世上哪有这巧事,莫非真是见着鬼了?他便问这棵梅花是哪儿来的?老农夫告诉他说,这棵梅花是从巴河上游老塔山上挖来的,因为晓得苏轼喜欢梅花,就特地送来啦。
老农夫还说,这棵梅花还是唐朝时栽下的。说着,他把河柳姑娘的故事也说给苏轼听。苏轼恍然大悟,这才明白那个每天夜里趴在窗外听他读书的姑娘就是河柳,如今已成了花仙啦!于是,苏轼就把这棵梅花栽在他新近在东坡修建的雪堂门口,围了一个大院子,起名梅苑。他把这棵梅花看得婴多宝贵有多宝贵,连鸡鸭都不准飞到花底下站一站,更莫说让人去摸它呢!
说来也真怪!这棵梅花一栽下去就活了,一活就开花。更叫人感到奇怪的是,听那老农民说,它是棵普普通通的红梅,早先在唐朝时是开花的,花倒不特殊,只是开得茂盛一些。可到苏轼这儿,开花却变啦!一朵朵,红红的,微微带点儿桃花和杏花儿的颜色,它同一般的红梅不同,每一个花蒂上都开出了三朵,一颗树上开了几千朵花哩。更怪的是它一朵花儿结三个籽儿呢!看到这棵梅花开得这样好,黄州许多人都赶来看。苏轼更欢喜,他赏着花,一会儿写出诗来了,禁不住高声吟诵,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黄州人都喜欢这棵梅花,苏轼就分了一些枝送给他们去栽,结果都活啦。这样,黄州就有许多棵这样的红梅。后来,苏轼调离黄州,雪堂也毁了,可他栽的这棵梅花却一直活着。它的岁数也真大,活了将近五百年啦!因为这么个缘故,黄州人都称它东坡老梅。它枯死时的样子,由明代一个叫郭凤仪的人画了下来,刻在石头上。现在黄州东坡赤壁的坡仙亭内,还能看到这棵刻在石上的东坡老梅哩。
之此,阅毕,然不知诸公又有何看法,烦请不吝赐教,于下方评论留言,畅抒胸怀!若诸公有感本文属佳,烦请分享,或一指收藏,不吝赐赞!须尾注:此文由百家号“文字主人”独发,若于他处见载,且无转载声明,则为搬运!则为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