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军规第十条:草蛇灰线是解读红楼梦的灵魂和引信。文本里那些大段大段的文学描写有时候远不如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或几个字重要,那最容易被忽略的才是红楼梦的关键点。
今天讨论一下贾珠,红楼梦满纸荒唐言,真事隐假语存。文本里有一位最重要的主人公贾珠,红楼梦对贾珠描写的文本很少,但是贾珠是几乎无处不在的。作者的笔墨极为精简:“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文本中贾珠作为荣国府长孙早早夭亡是红楼梦第一个谎言,他自杀后魂魄进入了贾宝玉胸前的通灵宝玉,因此他随着贾宝玉一起,始终注视着贾府里他的女儿们的一举一动。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其实石头也是显隐文本,显文本的那个石头指的就是贾珠,也就是批注里的石兄,也是大观园故事的观察者。通灵宝玉里凝结着贾珠的魂魄,贾珠早已经死亡,当然不可能自己动手撰写红楼梦。作为隐文本的石头就是原作者,批注里的玉兄指的是贾宝玉,贾宝玉假借石头的眼睛记录下改朝换代里贾府发生的一切。
贾珠的影子在红楼梦里多次出现,只不过作者采用草蛇灰线的手法,一般人注意不到罢了。红楼梦第五回,通灵宝玉随着贾宝玉一起进入太虚幻境,太虚幻境里几个仙子所说的蠢物自然是她们的父亲贾珠,而不是贾宝玉。庚辰本里有一段作者的插白,结尾是:……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这里的“蠢物”,是文本对顽石的化身,也就是通灵宝玉的戏称。“蠢物”之后也有一批:“石兄自谦,妙!可代答云:‘岂敢!’”这些都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不仅作为红楼梦的作者和批注者,也就是贾宝玉和脂砚斋称兄长贾珠为石兄,称呼自己为玉兄,就连另外一个批注者畸笏叟对石兄和玉兄的区别的很清楚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又好多人好多年如坠深渊和迷雾里,多年看不透这红楼梦的本质。
大观园竣工,贾府一干人等巡视,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象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庚辰本在这里侧批:石兄迷否?,这里的石兄指的显然不是贾宝玉,而是贾宝玉胸前的通灵宝玉贾珠。宝玉在麝月身后,麝月对镜,二人在镜内相视。庚辰在这里侧批:此系石兄得意处。又有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庚辰在这里侧批:幸有此二句,不然我石兄袭卿扫地矣。显然这里的石兄指的是贾珠,袭人、晴雯、麝月本来是贾珠的丫鬟,贾珠死了以后才由贾母重新分配。
作为石兄的贾珠露脸的一次出现在贾元春省亲的路途中,作为他的亲姑姑,在昭容、彩嫔等引领下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熌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这个时候有一段加注的心理描写,可是百年来很少有人看懂。
他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庚辰眉批云: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试阅历来诸小说中有如此章法乎?如此赞誉,是丝毫不为过的。
在贾府千金薛宝琴来到贾府后,贾珠的影子又出现了一次。请看原文:
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仍旧上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
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发花了。”说话之间,来至跟前,可不是宝玉和宝琴。宝玉笑向宝钗黛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去了。”众人都笑说:“多谢你费心。”
山坡上两个人很像仇十洲的双艳图,贾母在这里眼花了,错把宝玉看成了画中的仕女?不是。贾宝玉和薛宝琴在一起的这一个完美剧照,就是当年贾珠和皇室公主朱红玉在雪天里两个人一起的情景的翻版和再现。这里的对话隐含了多年前类似的剧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然后贾母又夸: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这里的对话先显然已经快将当年贾珠和朱红玉的故事呼之欲出了,这就是红楼梦埋藏最深的隐情,贾母亲身经历过的,不想多年后又一次重现,即使是百年后读来,想起来那段美丽的邂逅,可歌可泣的爱情和悲惨的命运结局,依然让人潸然泪下。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