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梅花,人们首先会与冰雪严寒联系在一起,很多咏颂梅花的诗篇也是把梅花与冰雪寒冷放在一起。
宋朝王安石这样写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诗中有“寒”也有“雪”。
元代王冕这样写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诗中有“冰”又有“雪”。
唐朝黄蘖禅师这样写的: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诗中写的是“寒彻骨”,是彻骨的寒冷啊。
宋朝卢梅坡这样写的: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诗中把梅花与皑皑白雪放在一起。
你想想,他们的诗句中不是“凌寒”就是“冰雪”,要么就是“寒彻骨”。还有一句赞美梅花的话叫做:“独天下而春”。这五个字说起容易,尤其是这“独”字,独一无二呀!它能在百花均未开花之前,率先绽放,独树一帜,可对于梅花而言,这个中艰辛看来诗人们都对其有了深度理解。
我想那些生在北方地区的梅花,那漫长的冬季,零下十几度,甚至几十度的低温,冰雪相伴,梅花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孕育着自己的青春,然后才赢得这“独天下而春”之赞誉、还得到诗仙、诗圣们的高度赞扬。
红梅寒冬孕青春,先于百花展娇颜,我要为“独天下而春”的梅花点赞、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