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路遥
《平凡的世界》作为路遥的宏篇巨作,以七八十年代黄土高原一个普通的村庄为背景,全面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
全书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不同的奋斗经历,架构双线叙事方式,分支刻画出许多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不同阶层劳苦大众的普通人物形象。
为爱受尽百般折磨失去双腿的李向前;年纪轻轻却患癌症的贺秀莲;为孙少安爱而不得的痴情女子田润叶;失去丈夫,一人辛苦拉扯年幼孩子的悲情的郝红梅;为救落水孩子失去生命的美女记者田小霞……
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与悲苦,以及与生活抗衡的不服输精神,时时激荡着人的心灵,久久不能平抑。小说用大量笔墨着重描述孙少平在生活的磨难和考验中,不断成长并最终找到人生目标与价值的奋斗历程。
01学生时代的孙少平,在贫穷落后的社会环境中,于精神食粮中看到一束微光
小说一开始便是孙少平在县城上高中时,同学们排队打饭的情景。学校的菜分甲、乙、丙三等,比较奢侈和寒酸的甲菜和丙菜属少数,中庸一点的乙菜居多。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梁面馍。这白、黄、黑也表明了一种差别。
从饭菜的表征上看,学校里条件优越的和家庭贫穷的居少数,大多数属于中等家庭。而孙少平永远是那为数不多的最贫穷的学生,吃最差的黑馒头,甚至连五分钱一份的丙菜都买不起。
书中描述孙少平的穿戴是那么地寒酸:那身衣服是自家织出的老土粗布,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裤子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吊在半腿把上,还有那双已没有后跟的线袜子。
吃不饱穿不暖都还能忍受,最让孙少平痛苦的是由于贫困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已经是十七岁的小伙子了,他多么渴望能够有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同学面前,但那却是一种梦想。
印象最深的是,润叶姐让他去县革委会副主任的二爸家吃饭,他因为自己一身破烂衣服惶恐和为难。吃饭时,那碗肉菜的香味竟使他有些眩晕,他把那一大碗猪肉饨粉条刨了个精光,还吞咽了五个馒头。
由此而知,他平常生活的窘迫。也是在那次,孙少平第一次见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润叶二爸家的女儿田小霞,性格开朗,一口普通话的阳光女孩。
尽管孙少平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但他又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那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润叶姐家发现了一本书,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孙少平一个人躲在村子里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书中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那天,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望着满天的星星,陷入无边无际的沉思,他了解到双水村外,还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那一瞬间,他恍悟:生活除了贫穷磨难,同时还有诗和远方!
从此,孙少平喜欢上了读书,迷恋上了小说,尤其是苏联书。在青少年时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启了孙少平的智慧之门,那本书成为了他的信仰之书。
爱读书的孩子内心是丰盈的,他心灵的深处永远有一束温暖的光,无声无息地陪伴着他,照亮着他朝着理想之门前进的路,让他日渐成长,日渐强大。
02书籍的力量与生活的打压下,主动接受命运的考验与担当,努力向着理想之路奋进
在县城的高中时期,孙少平有时间就读书。认识田小霞后,小霞又常常给他推荐各种书籍看,还有《参考信息》读物。每次与小霞交谈,都能使自己耳目一新,思维开阔。孙少平渐渐了解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原来生活不仅有物质方面,更需精神层面的追求。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格的伟大来!”这是孙少平在高中时期,经历了和郝红梅“初恋”失败、以及由金波挑起打架事件后,第一次关于人生的自我教育,并获得的一个重要认识。
孙少平不断从书本中汲取的精神养料,让他的眼界和做人的格调不断地拔高。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中,曾经侮辱过他的同学候玉英,处于突来暴风雨的危险中,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可能。孙少平立即冲出来,冒着大雨跑向沟底,将同学救出。
对于移情别恋的郝红梅,为了送同学毕业礼物,去偷拿供销部的小手帕被人逮住。孙少平知道后,立即前去解围,并告知别人为其保守秘密。还有后来去南原打工时,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救助受侮的小翠。这些于无形之中涵养出来的品质,让孙少平呈现出一个大写的人来。
在结束村里当教师的生涯后,有一定眼界和思想高度的孙少平,已不满足于父辈们那一生,只局限于农村那个狭小的天地,他想出去闯荡一番。
这是一个青年自主意识的觉醒。好在思想开明的父亲孙玉厚老汉,并没有阻止孙少平的理想,他理解自己的小儿子已成长为一名男子汉,男性尊严意识正在。作为父亲,他只有支持,并默默打点行囊为儿子送行。
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孙少平带着这个理想,背着行囊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来到了黄原。找不到工活的焦虑,拉下脸面向人讨要工作的勇气,孙少平一一领受。这就是出来混必定要付出的代价。第一次打工背石头,把肩背磨出血泡来,孙少平忍着痛不叫苦,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少平在黄原打工期间,再次遇到田小霞。小霞又开始常常给他书看,一有时间,孙少平就阅读书籍。甚至躲开工友的嘈杂,另住在没有门窗没有灯光的建筑楼里,夜晚点煤油灯沉浸在阅读的愉悦中。
书把他从沉重的生活中拉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的麻木不仁。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有时想想,孙少平为什么不在哥哥孙少安的砖厂上打工呢?那样也不会遭如此大的累受。可是回头想想,那个狭小天地已满足不了他的立本之需,他必定要出来闯荡一番,才可能平复一腔波澜壮阔的心海。少平强大的内心此时已建立起来。
03一次次磨砺,一次次向理想之门迈进,又一次次让现实落地,终究锻造出一副浩然男子汉气慨
因缘际遇,在度过了一年多的流浪汉般的揽工生活后,孙少平成为一名正式的煤矿工人。这时的他已和田小霞确定了恋人关系。而且小霞还为他的工作助上一臂之力。
你用严酷的爱的火焰,用无情而有力的锤砧,烧炼和锻打了我的体魄和灵魂,给了我生活的力量和包容苦难而不屈服于命运的心脏!
这是孙少平离开打工地黄原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座曾带给他无数辛酸和血泪的城市,他的一句慨叹充分表明了一个成熟男子的浩然之气已经出脱。他对苦难产生如此深刻而又向上的认识,足见他已渐正成熟。
来到铜城象牙湾煤矿,经过体检、学习、考试,然后下井参观,进入实操作业。大数人都对这样的地下矿工作业环境崩溃泄气,而对于孙少平来说,这没有多么可怕,相对于他以前打工受过的苦,少平坦然自若。
很快工作一个月后,少平出够了满勤,自然得的是满额的工资。好家伙,一个月下来,竟然有元钱,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少平非常顾家,除自己吃饭,另外给自己买一套被褥,又留下50元吃饭钱,剩下的全邮给了家里。
少平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很快在铜城煤矿胜任了工作,而有些小伙伴由于吃不了苦或回家,或只上了几天的班,出不了满勤也就开不了满月的工资。
孙少平在煤矿工作的几年,每月给父母汇钱,让父亲攒钱盖新窑。同时对上大学的兰香妹妹的资助也没有停过。在这几年时间里,他经历了很多。繁重的井下劳动,工友之间的摩擦,恩师王世才的去世,最致命的是心爱的人田小霞的离世。
最后,已任班长的少平在一次下井作业时,为救一工友,不幸自己受伤,瞬间血肉模糊。最后造成脸上永久的疤痕。种种的不幸与磨难,让孙少平痛不欲生,但为了活着的人,他选择坚强地活下去。至此,孙少平彻底成为一名坚韧果敢的成熟男子。种下理想的种子,让它开花、结果。
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要排弃舒适,要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出绝唱。
孙少平,一个普通平凡的农家子弟,由于一颗不安现状的心,走出乡村,来到大城市打拼。经历风雨,淌过热泪,洒过鲜血,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踏实本分,付出劳动,一步步地让现实落地。
有人说孙少平不算成功,或者你说他落魄的精神贵族形象也好。我想说,他闯荡拼搏的过程,就是生命的厚重,这份厚重就是成功。因为,生命的疼痛才是人活着的意义。